第十一章:黄墙
那堵土黄色的巨墙,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推进,吞噬了天空,吞噬了远山,吞噬了整个世界的光线。风声从凄厉的呜咽演变成了震耳欲聋的咆哮,仿佛有无数巨石从头顶滚过。细密的沙尘先至,如同子弹般击打在玻璃窗上,发出噼里啪啦的恐怖声响,很快,窗外便陷入一片混沌的暗黄,能见度骤降至不足数米。
研究院主楼内,灯火通明,却气氛凝重。所有人都聚集在窗户附近,紧张地望着外面那片末日般的景象。虽然防护工作已经完成,但面对如此规模的天威,每个人的心都悬在了半空。
“这风……太大了!”一位老研究员扶着眼镜,声音有些发颤,“比我过去几十年见过的任何一次都要猛!”
“密封条能顶住吗?洞窟的门窗……”有人忧心忡忡。
院长脸色严峻,不断通过内部电话询问各点位的情况。对讲机里传来的声音都夹杂着巨大的风声和杂音,汇报着各处承受的巨大压力。
姜窈站在人群稍外围的地方,手中的平板电脑连接着仅存的几个位于建筑内部的传感器数据和无人机最后传回的画面(无人机已紧急回收)。屏幕上显示着实时风速、气压变化和沙尘浓度。数据曲线一路飙高,远远超出了常规沙尘暴的范畴。
“核心风力已达11级,阵风超过13级……沙尘浓度峰值……”她低声念着数据,冷静得与周围恐慌的气氛格格不入。
秦漠就站在她不远处,他的目光没有看窗外,而是落在姜窈和她手中的平板上。他看到她那专注而镇定的侧脸,看到她指尖在屏幕上滑动,调出不同的数据界面进行分析。在这种时候,她带来的这些“冷冰冰”的数据,反而成了一种奇异的精神锚点,让人能够量化这场灾难,而不是完全被未知的恐惧吞噬。
突然,对讲机里传来保卫科急促的呼喊:“报告!报告!北区第xx窟,密封篷布被撕裂了一个口子!风力太强,人员无法靠近修补!重复,无法靠近!”
那个洞窟正好存放着一批前几天刚从附近考古现场运回、还未来得及进行详细清理和登记的汉代简牍!因为其材质(木、竹)脆弱,对湿度变化极其敏感,临时决定就地封存在那个相对稳固的洞窟内,等待风暴过去再行处理。
一旦篷布撕裂口扩大,沙尘裹挟着湿气涌入,这批珍贵的、可能记载着重要历史信息的简牍,很可能在几小时内就会发生霉变、酥解,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什么?!”院长脸色大变,“想办法!必须想办法堵住!”
但所有人都知道,在室外这种能见度和风力下,人贸然出去,不仅无法完成任务,自身安全都难以保障。
“让我试试。”姜窈突然开口。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她身上。
“你怎么试?”安全负责人急切地问,语气中带着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