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落伍
第218章 落伍
书籍,尤其是小说这类文学创作,向来与现实紧密相连。
以边塞诗为例,在唐朝,它呈现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般的旷达与壮志情怀,
然而到了宋朝,便转变为“人不寐,將军白髮征夫泪”的淒凉悲苦。
小说亦是如此,穿越者的身份设定,从最初的特种兵、行业精英,逐渐被平凡如牛马的角色所替代。
《简·爱这部作品,虽然文学性並非顶尖,但却与现实高度契合,因此拥有非同一般的地位。
在那个盛行父母之命、媒之言的“哑巴婚姻”时代,简·爱追求自由恋爱,以及崇尚人格平等的性格特质,完美契合了工业时代逐渐兴起的女性觉醒思潮。
英国的轻工业吸纳了大量女工,女性钱包得以独立,思想和身体自然也开始追求自由。
所以简爱得到了追捧。
“陛下竟然知道?”性格较为活泼的妹妹索菲亚放下手中书籍,露出傲人的身姿,惊喜地问道。
“知道!”徐煒一屁股坐在女僕端来的躺椅上,手不自觉地搭在索菲亚丰润的大腿上,“在伦敦、欧洲,乃至美国,这本书都广泛传播呢!”
这话让姐妹二人鬆了口气。《简·爱在当时的欧洲虽然销量可观,但在许多保守派眼中,却是离经叛道之作,他们绝不允许自家女儿阅读,將其视为禁书。
拥有如此开明的丈夫,让姐妹俩越发觉得生活甜蜜。
在魏国,她们可以自由自在地玩乐,无人对她们指手画脚,还能尽情享受各种美食,拥有数不尽的漂亮衣服。这样的生活,无疑是她们梦中的场景。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包办婚姻,其实也並非毫无优点!”姐妹俩心中暗自感慨。
隨后,各自挽著徐煒的胳膊,兴致勃勃地谈论起《简·爱的內容,气氛格外欢快。
而身为纯粹的政治人物,徐煒虽有閒情陪伴妻妾,目光不经意间警到印刷整齐的书籍时,脑海中不禁泛起思考:
印刷业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而印刷关乎文化传播,必须掌控在自己手中,像报纸、书籍、课本等领域皆不容忽视。
“欧洲的一些书籍,確实挺有意思的!”徐煒笑著对姐妹俩说道,“你们待在宫里閒著也是无聊,不如找点事做?”
“啊?”索菲亚一愣,小嘴微微张开,露出粉红色的舌头,模样十分诱人,让人忍不住想要亲近。
艾莉丝反应迅速,立刻说道:“只要能帮到您,我们很乐意!”
“哈哈哈!”徐煒隨意地说,“別那么紧张,纯粹是想给你们找点事做。像《物种起源这类科学书籍,你们可以找人翻译,然后印刷出版,小说、童话、歷史类的书籍也可以。
一“所以,您是准备让我们开办一家公司吗?”索菲亚惊喜地问道。
“也可以这么说!”徐煒轻轻抚摸著少女红褐色的头髮,轻声说道:
“就叫红海出版社吧。一开始我会给你们一些资金支持,但一年之后,就得自负盈亏了,可別到时候用私房钱贴补哦!”
徐煒並未遵循传统给后宫嬪妃划分严格的品阶,而是分为几等发放年禄。毕竟她们在宫中虽衣食无忧,但总会有需要用钱的时候。
王妃为顶级,一年一万块;四位侧妃,每人九千块;其余受过宠幸的嬪妃,则按阶梯依次递减一千块。
除了一位正妃和四位侧妃,徐煒不再册封新的妃位,以嬪为最高等级。
后宫分为夫人、美人、婕妤、嬪、侧妃、正妃六等。
受魏王宠幸即可封为夫人,五年后晋升为美人,再过五年升为婕妤。
若想成为嬪,仅靠熬资歷可不行,必须诞下王子或公主,才能一步登天,直接封嬪。
魏国立国数年,徐煒宠幸的妃嬪不过十几人,在歷代君王中算是很少见的了。
“才不会呢!”索菲亚娇声说道,她握紧拳头,“我要把它经营成魏国最大的出版社,不,是整个亚洲最大的!”
“哈哈哈,有志气!”
艾莉丝则想得更为深远,她觉得红海出版社或许是魏王留给她儿子的私人財產。
陪著姐妹俩聊了一会儿天,放鬆了心情后,徐煒便离开了草地。
回到书房,他立刻专注於研究报纸行业。报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掌控著舆论的主导权。
隨后,邓纶又被召来。
“办报纸?”邓纶对这个行业十分陌生。
徐煒神色沉稳地说道:“在上海或者香港,报纸行业已然兴起,它就如同公开的邸报、塘报,
內容不仅有公文,还包含各种奇闻趣事。
如今魏国经济日益繁华,报纸的出现恐怕为时不远了。”
用中文办报纸存在一个显著缺点,即印刷难度较大。
活字印刷早在宋朝就已发明,但在宋、明、清时期,主流印刷方式依旧是雕版印刷。
究其原因,活字製作困难重重。
当时中文活字製作工艺繁杂,需先刻制字模,再进行铸字,而且中文汉字数量庞大,製作一套完整字库成本高昂、耗时长久。
此外,字体设计难以做到统一规范,这对印刷质量和效率產生了负面影响,
同时,活字印刷排版、校对也极为耗时费力,无法满足大量印刷的需求。
此时还有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缺点。
例如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在十九世纪工业化时代,已经被西方超越,其手工技术远远落后当时国產纸张质量不稳定,存在厚度不均、韧性差、吸墨性强等问题,所以报纸用纸需要大量进口。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民国,甚至在建国后,仍需向欧洲进口纸张。
清朝的落后,是全方位的,而不是什么火枪火炮等军事工业。
因此,当下办报纸,虽可进口纸张,但其质量虽好,成本却很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报纸的印刷质量和发行规模。
“造纸厂早已开办,纸张问题不大,目前待解决的是油墨和排版问题。而且如今魏国推行的简体字,相比繁体字要容易些。”
徐煒见邓纶一脸茫然,便打消了让內务局筹办报纸的想法,“你先下去吧!”
看来,还是得从香港或上海寻找专业人才来操办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