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5小说 > 其他类型小说 > 我就是列强最新章节 > 第148章 魏王重士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第148章 魏王重士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148章 魏王重士

  及至黄昏时分,这场备受瞩目的国考才宣告结束。

  邱少安只觉得大脑昏沉得厉害,胳膊酸痛难忍,脚步也有些跟跑地走出考场,

  他抬眼望去,周边的考生们大多也都是这般疲惫不堪的模样。整整三篇策论,著实考得人身心俱疲。

  所幸他来自檳城,平日里与洋人有过交谈,还略懂一些英语,甚至看过洋人的地图,这在答题时倒是派上了些用场。

  “邱兄,上来吧!”就在这时,一辆马车缓缓停靠过来,檳城富商公子孙秀贤探出头来,对著他热情招手。两人曾同窗半年,也算有些情谊,

  邱少安微微一笑:“不用了。”然而话刚出口,他就被孙秀贤一把扶住,硬是拉上了马车。

  猛地坐下,邱少安顿时感觉一股从骨子里透出来的轻鬆。

  “喝吧!”孙秀贤的態度依旧带著些许高傲,“咱们考完试,就该喝点水,补充补充体力!托邱少安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一饮而尽。

  “那三道策论,你是怎么答的?”孙秀贤迫不及待地发问,还没等邱少安回答,就自顾自地说了起来:

  “第一道问魏国发展方向,我认为南洋诸岛眾多,荷兰人已然日薄西山,魏国应当乘胜追击,

  一举拿下东印度群岛。

  “第二道关於財政的问题,我觉得自然是种植胡椒、甘蔗、靛蓝、香料这些经济作物,可比单纯种粮食赚钱多了。”

  “最后问到治民之策,我主张拉拢当地酋长,分化其部眾。”

  说完,他目不转睛地盯著邱少安,满心期待能从对方口中得知答案。在学堂里,邱少安可是出了名的有才华,夫子们没少夸讚他。

  邱少安润了润乾涩的喉咙,缓缓开口道:“第一道题,我觉得魏国应先稳固婆罗洲,隨后挥师北上大陆,如高、暹罗、越南等地。婆罗洲地域纵深太浅,作为岛国发展受限,没有广阔的出路。”

  “至於財政问题,其实很简单,大力发展海上贸易。无论是大清,还是欧洲各国,又或是朝鲜、越南,都有互通有无的需求,魏国只需做好转口贸易,就能赚取丰厚利润。”

  “治民方面,我倒没有什么新奇的策略,不过是因地制宜,推行改土归流那一套罢了。”

  孙秀贤听后,脸上露出笑容:“这么看来,我答得还算不错,应该能通过吧!”

  邱少安却显得颇为冷静:“魏国此次科举,可谓人才济济,几乎整个南洋的读书人都匯聚於此,想要脱颖而出,机会並不大。”

  马车在旅店门口停下,邱少安婉拒了孙秀贤帮忙换客栈的好意。在旅店伙计的周到伺候下,他一口气连干了三碗饭,才渐渐缓过劲儿来。

  就这样,邱少安在旅店等了三天,盘缠都有些捉襟见肘了。

  “船费要十两银子呢,如果考不上,看来我得想办法找份活干,凑够路费才行。”他暗自思付著。

  就在这时,旅店外突然鞭炮齐鸣,伙计和掌柜的大呼小叫起来,一眾考生也纷纷从房间里涌了出来。

  只见旅店门口,一支舞狮的队伍活灵活现地跳跃而来,后面紧跟著一支敲锣打鼓的队伍。

  “捷报,捷报!”

  “檳城邱少安邱老爷高中金榜第二十八名!”

  “恭喜老爷!光宗耀祖!”

  “步步高升!世代荣昌!”

  一时间,祝贺之声不绝於耳,所有人的態度都格外亲善,语气也极为温柔,只是眼神中或多或少夹杂著羡慕与嫉妒。

  似乎看出邱少安手头拮据,旅店老板乾脆拿出一筐铜元,直接撒了出去。领头报喜的人更是得了几块银龙,满脸兴高采烈的神情。

  邱少安强忍著內心的激动,向报喜人问道:“请问今科一共录取了多少人?”

  “整整两百人!”报喜人笑容满面地回答,“诸位相公真是有福了,今年朝廷大破荷兰,又拿下兰芳,各处官吏缺口极大,所以魏王才大规模选拔人才!”

  “那要是考不上呢?”这时,有个书生犹豫著问道,“会不会有补录的机会?毕竟地方扩大了,確实缺官啊!”

  其他人也都满怀期待地等著报喜人的回答。

  报喜人笑而不语。

  掌柜的见状,只能又掏出两块银龙,悄悄塞到报喜人手中。

  “半个月后,还有省考!”报喜人这才开口说道,“这次的考试叫国考,考中者出来直接就能做七品知县;而省考则只能担任八品镇长,或者九品吏员。”

  见眾人面露失望之色,报喜人又笑著安抚道:“诸位老爷可別嫌弃。咱们魏国俸禄优厚,九品官每年的俸禄就有一百块银龙,而且三年一升迁,以后也有机会当个坐堂官,甚至成为知县呢!”

  “魏王说了,以后官吏合流,省考出身的只是起步稍落后一些—“

  听到这话,许多人才重新振作起精神来。

  在魏国,一考便基本定终身,如今並没有殿试这一环节,考中的考生只需在王宫中面见魏王,

  接受他的训示,隨后便会获赐官服、印信,以及两百块银龙作为赏赐。

  魏王年轻俊朗的脸上满是笑容:“朕知道你们不远千山万水而来著实不易,这笔钱就先当作安家费,你们回乡把家人接过来。”

  “给你们三个月时间,应该足够了。”

  离开王宫后,邱少安第一时间前往九衙街报导。

  九衙街,最初是魏国建立时九个衙门的所在地,距离王宫不到百步之遥,堪称黄金地段。

  即便后来陆续增添了警察部,前不久又新设了组织部,衙门数量扩充至十一个,但人们依旧习惯称其为九衙街。

  “组织部?”邱少安迈步走进组织部,发现里面到处都是像他这样的新科进士。

  他按照要求,在表格上详细填写了自己的年龄、家庭情况、籍贯,以及科考成绩等资料,足足写满了三张纸。

  吏员用牛油纸將表格封好:“这就是你的档案了,目前寄存在组织部,等你被下放到地方任职时,会复印一份送到当地。”

  “你要回乡吗?”

  “是的!”

  “拿著这块令牌,去隔壁的国防部领取两名兵卒,他们会一路保护你回乡。”

  吏员羡慕:“三个月时间,必须按时回来,回来之后,还得回部里报导,以做官职安排!”

  如此体贴周到的安排,让邱少安心中愈发欣喜:魏王如此重视士人,看来我这一趟真是来对就在这时,他警见了孙秀贤。

  后者一脸苦恼地说道:“我考了一百零八名,只是三甲同进士出身。唉,还是你前途光明呀!”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