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5小说 > 其他类型小说 > 我就是列强最新章节 > 第36章 英国女人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第36章 英国女人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照此看来,兰芳怕是已然踏上了下坡之路啊?”

  古晋河沙捞越河之畔,徐煒閒適地执竿垂钓,目光偶尔落在一旁运转的水磨坊上。

  水磨坊內,石磨在水车的驱动下,悠悠转动,发出沉闷的声响。

  这声音初闻似觉聒噪,细品却能感知其中蕴含的科学伟力。

  木质的架构虽显陈旧,却在沙捞越地区独树一帜,首次亮相便引得眾人瞩目。

  而这水动磨坊的诞生,宛如一场生產力的革新,不知为魏国节省了多少人力与物力,无疑是魏国生產力进步的鲜明標誌性建筑。

  徐煒怡然自得,专注於垂钓之事,身旁站立著刚刚完成出使任务归来的刘远山。

  与那些行事较为鲁莽的军汉不同,刘远山始终保持著微微躬身的姿態,即便徐煒多次示意无需如此拘礼,他依旧坚守心中的准则:礼不可废!

  “自公司之战落幕,表面上,兰芳的对手三条沟与和顺总厅已销声匿跡,看似可在这一方独霸鰲头。然而,荷兰人的压迫却如阴霾般愈发浓重。”

  刘远山一边徐徐讲述著自己这几日走马观式考察的收穫,一边不住地摇头嘆息:

  “如今,有十几个荷兰人盘踞在东万律,人头税皆由荷兰人徵收,矿息烟利等收益,荷兰人更是要瓜分一半。加之金矿资源日渐枯竭,华人见无利可图,便如潮水般不断流散至马辰、亚齐、柔佛等地……”

  “更何况,隨著与之休戚相关的戴燕王国惨遭覆灭,刘生已然人心离散,兰芳国恰似那冢中枯骨,唯有坐以待毙的份儿了。”

  “连外交权都丧失殆尽!”徐煒神色冷峻,冷笑一声道,“財赋又被掠走半数,甲必丹们各自为政,兰芳实则已徒有其名,名存实亡啊!”

  “殿下所言极是!”刘远山赶忙隨声附和,“要不了几年,恐怕就会步三发苏丹国的后尘了。”

  三发苏丹国,位於魏国与兰芳之间,由印度尼西亚的马来人跨海而来建立,国民大多信奉和平教的苏菲派。

  但在1819年,该国不幸被荷兰人掌控,大权旁落於所谓的荷兰顾问之手,苏丹的废立全然由荷兰人肆意操纵,稍有不顺从便遭流放,完全沦为傀儡。

  “殿下交付的任务,进展颇为顺遂。”刘远山面带微笑说道,“东万律、坤甸等地的华人,皆有意前来古晋种地、採矿。”

  “只是,华人多为利而来,亦可能因利而走……”

  “无妨,不出两年,待他们赚得钱財,咱们再以低价售卖些土地予他们,届时,他们自然更倾向於將家眷接来,在此安家落户。”

  “自从给眾人分了土地,你且看,有谁还萌生去意?”徐煒对此倒是信心满满。

  唯有让这些矿工们在魏国购置田產、建造宅邸,成为有恆產者,他们才不会再念及往昔被剥削的困苦日子。

  鑑於布鲁克包税制的经验教训,魏国新制定的赋税十分低廉:耕地仅需缴纳十二便士,即一先令,近乎十税其一。

  经济作物的赋税则在两先令至三先令之间浮动。

  至於为何採用英镑作为货幣,一则眾人对其较为熟悉,算是沿袭旧制,萧规曹隨;二则魏国当时尚不具备印製钞票的技术。

  得益於金本位制度,英镑的地位较之后世的美元更为尊崇,徐煒並不担忧其贬值或遭遇金融危机等状况。

  “殿下圣明!”刘远山不失时机地奉承道,隨后话锋一转,面露忧色,“只是,老弟兄们分了土地后,皆渴望將家人接至身边……”

  说著,他满含期盼地望向魏王,“我那两个孩儿,都已数年未曾谋面了啊!”

  天地会与太平军在行事风格上存在显著差异。

  天地会在梅州徐氏起事之前,会先行疏散安置妻小,而后毅然决然地踏上造反之路;而太平军却裹挟老幼,设立童营、女营。

  如今眾人有了固定產业后,思念家人便成了人之常情。

  “你这话倒是在理!”

  此前因公库资金匱乏,局势亦动盪不安,徐煒確实无暇顾及此事。

  如今魏国被顛覆的风险已大大降低,將家眷接来充实人口,不失为良策。

  他眉头微挑,神色认真道:“分了土地,有了宅院,也该让大家享受享受生活了!”

  “远山,还得辛苦你再跑一趟梅州,將大傢伙儿的家眷都接过来。”

  刘远山微微一愣:“大王,全都接过来?”

  “族长徐朗那边可有不少徐氏子弟呢,人家想必盼著闔家团聚,届时若见不著人,怕是要怨声载道了。”

  “何须担忧?”徐煒神色淡然,不以为意道,“天京內訌伊始,我便料定太平军必败无疑!”

  言罢,他微微嘆息,“远山,你饱读诗书,依你之见,自古以来,凭藉宗教愚弄百姓以图造反者,可有成功之例?”

  刘远山微微一怔,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太平军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举措,诸如禁止夫妻同房、严禁研读四书五经、不许祭神拜祖等等,这些行径实在不像是一个正常政权所为。

  “如今太平军虽盘踞江南,但並非因其自身实力强悍,实则是满清八旗已然腐朽衰败。”

  徐煒见他发愣,继续剖析道:“那清军的江南大营近在孝陵,只需搭建一座高台,便能將天王府尽收眼底,如此態势,谈何前途?”

  刘远山苦笑摇头:“如此看来,太平军怕是在劫难逃了。”

  话虽如此,但多年来为之奋斗的天国梦想一朝破碎,仍不免让人心中五味杂陈,难以释怀。

  就在此时,新秘书史莱脚步匆匆地赶来,往日笔挺的西装已不见踪跡,仅身著一袭长袍。

  他內心实则渴望换上汉服,奈何古晋条件有限,连一张描绘明朝服饰的画作都寻觅不见。

  “殿下,棕櫚树的出油率在百分之十五至二十之间!”史莱气喘吁吁,难掩兴奋之色,“谁能想到,这看似廉价的棕櫚树果实竟能出油,咱们这下可真是收穫颇丰啊!”

  他迫不及待地继续说道:“棕櫚油不仅可用於烹飪炒菜,还能用来製作肥皂、蜡烛,更是工厂机器运转所需的优质润滑油。”

  “尤其是1836年棕櫚油漂白技术问世后,欧洲的棕櫚油市场需求如井喷般增长,供不应求之势愈发凸显!”

  “既能炒菜,又能製作蜡烛?”刘远山微微一愣,旋即面露大喜之色。

  即便他对商业之事涉猎不深,但也深知蜡烛价格昂贵,一根蜡烛动輒上百文,致使许多读书人只能无奈使用油灯,著实损伤眼睛。

  蜡烛的市场前景,可谓一片光明,大有可为,赚大发了!

  徐煒亦是满心欢喜,欣慰道:“未曾想,棕櫚油竟成了我魏国的首个拳头產品,妙哉,实在是妙!”

  言罢,他不等刘远山回应,便即刻吩咐道:“你回梅州的行程往后推迟几日,届时带些蜡烛回去,试探一下市场行情。”

  “史莱,从今日起,你即刻著手组织人手榨取棕櫚油、製作蜡烛,务必在五天之內儘可能多地製作出蜡烛!”

  刘远山只得点头称是。

  史莱则兴奋地连连点头。

  一番安排妥当后,徐煒不禁感慨,这一趟垂钓之行收穫颇丰,一切皆进展得水到渠成。

  “殿下!”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疾步跑来,“英国人又登门了,还带了几位女子!”

  ps:南亚土生棕櫚油出油率和西非差不多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