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5小说 > 其他类型小说 > 我就是列强最新章节 > 第138章 国考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第138章 国考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138章 国考

  “夷人也有送孩子来读书的?”徐煒面带笑意地问道。

  “確实有!”白耀祖神情严肃,回答道,“古晋府的夷人数量不算多,大概一万出头,且都是熟番,肯定是要送孩童来读书的。”

  “要是不送呢?”

  “那就罚钱!”白耀祖乾脆利落地说道,“正好可以给乡学凑学费。”

  “哈哈哈!”徐煒不禁笑出声来。

  此时,他们眼前是整排的高脚屋,大约十来间。屋子上面是孩童读书的地方,下面则养著鸡鸭,阵阵臭味瀰漫开来。

  “这些鸡鸭是怎么回事?”

  “孩子们午休时会去抓些虫子来餵养,就算是对学校的一种补助,能缓解些財政压力,古晋府一直都提倡这样做。”

  徐煒没有再多说什么。他觉得既然是因地制宜,能解决学费这个大问题,其他方面也就不必过於深究了。

  “我觉得,还得增设一门课程。”

  “臣洗耳恭听!”

  “体育!”徐煒轻声说道,“像射箭、跑步、投石、下棋、书法之类的,有条件的话,可以从中选择一二来授课。做到劳逸结合。”

  “隆下圣明!”自耀祖赶忙奉承道“乡学的老师都是从哪里来的呢?”

  “大多是从江南地区来的流民。”白耀祖苦笑著说,“两广和福建多是年轻力壮的大汉,空有一身蛮力,而江南流民中读书人较多,他们比较乐意从事教书这种体面的工作。”

  隨后,徐煒离开学校,坐上了马车。他饶有兴致地问道:“我来考考你,古晋府如今有多少人口?”

  白耀祖微微一愣,稍作思索后,开口答道:“下辖四个县,大概八万人口!近几个月来,又扩增了数万人,物价也隨之上涨,米价涨了两成多—“

  “是啊,我还从越南进口了一些大米来稳定物价。”徐煒嘆了口气。

  在短短八个月时间里,移民和流民大量涌入,魏国一下子就增加了近十万人。

  即便分散到各个府县,还是引发了一些不良影响。

  粮价、盐价,还有铁价、木价都在上涨,全靠中央出面平抑物价,不然民间恐怕早就大乱了。

  要是像某些小说里描述的那样,一年涌入百八十万人,不用做其他事,经济就直接崩溃了。

  白耀祖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咬咬牙说道:“陛下,臣听闻朝廷还在迁移民眾,魏国恐怕难以承受,会埋下隱患。”

  “我明白!”徐煒隨口回应道:“原因嘛,其实很简单,太平天国看似气势汹汹,实际上已然走向衰落,恐怕坚持不了几年就会灭亡。

  到时候,这样的好机会可就没有了。

  况且,你別忘了,兰芳还有二十几万人呢。人再多也不怕,大不了多进口些粮食,来年或者后年,將会得到成倍的回报。”

  说著,徐煒透露了自己的宏伟目標:“明年,我要让移民数量突破三十万。在婆罗洲,没有几百万人口,我总觉得缺乏安全感。”

  据徐煒所知,婆罗洲其实和埃及类似,適宜居住的面积並不多。

  主要集中在沿海河口和三角洲地区,大概只占婆罗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左右。

  至於中部地区,全是热带雨林,那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却是人类的噩梦,甚至还有食人族出没。

  101看书101??????.??????全手打无错站

  仅凭藉沿海那有限的区域,在21世纪就生活著一千六百余万人。

  所以,以魏国如今的潜力,容纳三五百万人根本不是问题。

  人口多了,才能够推进工业化进程。

  白耀祖一时语塞,如此庞大的数字,让他心生畏惧,说不出话来。

  县学相当於中学,也是名副其实的官学,授课老师都有官品,虽然只是从九品、正九品,但也算是有了官身,有向上提拔的机会。

  然而此刻,县学里冷冷清清,只有一两位老师在岗。

  原因很简单,没有学生。

  “大部分老师都被借调到乡学去担任校长了,这样既能领取两份工资,又能缓解教师短缺的问题。等过几天乡学输送上来的学生多了,他们就能正常授课了。”白耀祖轻声解释道。

  徐煒点点头,隨后回到了新京。

  新京作为国都,从古晋府独立出来,如今人口有三四万,占地面积约六百平方公里,

  保守估计,这座城池能容纳十万人,要是进行扩建,容纳三、五十万人也並非难事。

  更关键的是,新京內外居住的大多是汉人,且多数是梅州的同乡,是徐煒真正信任的群体。

  如果说古晋府是在普及乡学,那么新京则是处处都有乡学。徐煒甚至亲自下了口諭,每千户设立一所学校。

  整个新京保守估计有二三十所学校,就连女孩也被要求入学。

  军属不仅可以免费入学,无需缴纳学杂费等费用,学校还提供免费午餐。

  徐煒路过学校时,耳边传来朗朗读书声,十分悦耳动听。

  回到占地百余亩的王宫后,徐煒立刻召见內阁三人,说道:“我打算举办魏国首届科举!”

  “陛下是要举办国考?”曾柏挑起眉毛问道。

  “没错!”徐煒微笑著说,“打败荷兰人后,我魏国在南洋的声望如日中天,威名远扬,哪个华人没听说过?趁此机会吸纳各地华人英才加入魏国,乃是水到渠成之事。”

  科举这件事,早在去年就已经商议过,如今时机成熟,几人纷纷表示赞同。

  新近入阁的刘阿生则谨慎地问道:“那不知录取名额该定多少呢?”

  “三年一届,那就定一百人吧!”徐煒略作思考后,直言道,“首届就考策论吧,这样能省些麻烦。”

  “哈恩!”

  “微臣在!”哈恩赶忙站出来。

  “我命你负责兴修贡院,要用砖瓦结构,並且要使用水泥,既要防止作弊,也要预防火灾、水灾。就按照能容纳三千人的规模来修建。刘老你从旁协助吧!”

  “老臣领命!”哈恩和刘阿生赶忙应道。

  曾柏看著这一幕,心中虽有些热切,但也明白这是魏王在限制他的影响力,从君臣关係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为他好。

  “曾柏,你来草擬詔书,昭告天下吧!”

  3

  “是!”曾柏乾脆应下。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