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5小说 > 其他类型小说 > 我就是列强最新章节 > 第123章 李秀成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第123章 李秀成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123章 李秀成

  “徐煒兄弟以及一同前去的弟兄们,如今都还好吧?

  d

  “少族长,弟兄们如今在南洋谋求生计,不仅有了家室,还分得了土地,日子过得倒也逍遥自在。”

  徐朗,身为天地会舱主,同时也是天王洪秀全的二女婿。在天京事变之后,他受封股天义。

  天京事变后,洪秀全重新整合爵位,分为义、安、福、燕、豫、侯六级,皆在王爵之下。

  在当下王爵数量不多的情形下,股天义位列一等,徐朗也算是混得风生水起了。

  然而,当他听闻徐煒在南洋已然称王,心中顿时泛起一阵难以名状的滋味。

  “这小子,当初怕他吃苦,本想留他在天京守城,可他倒好,不仅捲走了宅子里的財物,还趁著混乱带走了那么多弟兄,真是个没良心的混帐东西!”

  想到此处,徐朗心中满是愤:“老子身为天王女婿,难道还护不住他?”

  听到这话,徐武虽被徐朗的官威所迫,躬著身子,但还是抬起头解释道:

  “少族长,这也怪不得魏王。当时天京局势一片混乱,不知有多少王爷、侯爷死於非命而且,弟兄们打了这么多年仗,四处奔波,早已心生厌倦。”

  徐朗沉默了。

  那时他正隨李世贤在皖南芜湖一带驻守,確实无暇顾及族人们。

  虽说身为天王的二女婿,但比起那些来自广西的老弟兄,他始终不受重用,一直充当助手角色,从未主政过一方。

  这种境遇,不仅他自己鬱闷,那些老弟兄们心里同样不痛快。

  “说吧,徐煒派你过来所为何事?”

  “少族长,魏王只是想与您,以及太平天国做笔生意”徐武轻声將详情娓娓道来原来,太平天国所占据的苏、皖、赣部分地区,因人口大量逃散,基层统治瓦解,各类物资极度匱乏。

  但与此同时,其又囤积了大量金银,导致占领区內通货膨胀严重。在这种形势下,高价走私货品到太平天国,便成了当时的一股潮流,魏国自然也想从中分一杯羹。

  而且,徐煒的野心不止於此。

  “清妖?”徐朗面露异之色,“要这些人做什么?”

  “南洋地多人少,尤其缺乏劳动力,实在是紧缺得厉害!”徐武苦笑著说道,“这些清妖留在天国白白浪费粮食,倒不如卖给我们。”

  徐朗眯起眼晴,沉声说道:“你且等上几日,我会给你答覆的。”

  言罢,他转身匆匆奔向李世贤的府宅。

  在李世贤的宅院中,徐朗见到了忠王李秀成。

  李秀成与李世贤乃是堂兄弟,天京事变后,李秀成与陈玉成共同执掌朝政,之后又成功攻破浦口的江北大营,因功受封忠王,一时间声名大噪。

  “见过忠王千岁,李主將!”徐朗恭敬地弯腰行礼。

  李秀成微微警了一眼这位天王女婿,深知他向来勤勉,便问道:“徐天义,你有何事要稟?”

  徐朗看了看李世贤,见他点头示意,这才开口讲述与魏国做生意之事。

  听闻此言,李秀成不禁嘆了口气:“一场內订,让多少弟兄心寒,连翼王都另立门户了。你这个族兄弟倒是机灵,直接南下南洋,远远地躲开了这是非之地——”

  李世贤也感慨道:“一晃眼,三年时间过去了。当年天京城內血流成河,数万人因此丧命,实在可恨,许多弟兄没有死在清军手里,却自相残杀!”

  两人交谈时,徐朗不敢贸然插嘴,只是静静听著。

  最后,才见李秀成说道:

  “生意自然可以做,粮食、火枪,咱们怎么都不嫌多。”

  李秀成略作沉吟,又道:“只是这清妖嘛,算了,看在老弟兄的情分上,一石粮食换一人,绝不再议价!”

  “成!”徐朗满口应承,“能为天国效力,那是他们的福分!”

  见此情景,李秀成笑著摇了摇头:“如今天国人才匱乏,如果他愿意回来,我倒是可以酌情赦免他的一些过错。”

  说罢,李秀成直接赐予了忠王府的令牌,持有此令牌,便可在长江流域通行无阻。

  三天后,三艘从上海驶来的沙船,满载著一千石大米抵达。

  而忠王也依照约定,如数交还了一千名长期遭受奴役的清兵。

  待这些清兵在上海登船,与三千余名流民一同南下婆罗洲之时,太平军发动了反击。

  千王洪仁与忠王李秀成等採用“围魏救赵”之计,先奔袭湖杭,引开敌军,然后各路太平军会师天京,內外夹击,准备一举攻破孝陵卫的江南大营。

  一时间,整个江南地区风云变幻,局势动盪不安,上海更是一日数惊。

  刘远山略带激动地匯报著情况:“陛下,洋行一设立,咱们的货物就卖出了好价钱,

  比以往赚得多了不少。”

  “而且这次迁移来的流民可比移民强多了,木匠、瓦匠、石匠等各类工匠都有,甚至还有大夫、兽医。”

  “读书人也不在少数呢!”

  “洪灾之下,人员確实不挑。”

  徐煒也不禁露出几分喜色:“不愧是江南,果然是人杰地灵,这些流民对咱们来说,

  可是极为有益的补充。”

  別的不说,就拿兽医举例,在平常时候,十里八乡有名的兽医,根本不会轻易下南洋吃苦,但在流民中却能找到。

  民间的牲畜养殖离不开兽医,猪、羊需要阉割,生病时更要医治,一头耕牛对於一个家庭来说,可是至关重要的財產,若是死了,几年都难以缓过劲来。

  甚至在有人去世时,都找不到几个会製作纸人的。

  木匠、瓦匠、匠、裁缝、皮匠、制称匠、纸匠等等,这些人都是魏国急需的手工业者。

  “那些清兵怎么处置?”

  “都是些为了混口饭吃的可怜人!”徐煒嘆了口气,“让那些兵痞去种地,老弱安排到工厂,青壮则收编进辅兵。”

  “正好与土著相互中和一下。”

  忽然,他看向刘远山:“你回来得正是时候,战事即將爆发,你直接坐镇侨联司指挥!”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