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杨怀贞在此
跟我来!”
石头拨开一人多高的芦苇,长矛在前开路。
越往前走,哭声越清晰,还夹杂著布条摩擦的窸窣声。
拨开最后一片芦苇,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倒吸一口凉气。
十几个孩子被粗麻绳绑在木桩上,最大的不过十岁,最小的还在襁褓里。
他们嘴里都塞著破布,泪水浸湿了脸颊,看到陌生人时嚇得浑身发抖。
“爹......娘......”
一个扎著总角的男孩呜咽著。
石头的心像被狠狠揪住,正要上前解绑,耳边突然传来弓弦震颤的嗡鸣!
“盾起!”
石头厉声大吼,同时將身边的一个孩子扑在身下。
“噗噗噗!”
数十支黑羽箭射在铁盾上,发出沉闷的响声,几支毒箭穿透盾缝,擦著农兵卫的胳膊飞过。
“狗官敢管崔家的事!”
芦苇丛里跳出百余名私兵,个个穿著黑色劲装,手里握著环首刀,为首的是个满脸横肉的壮汉,
“把他们剁了餵鱼!”
石头猛地从地上跃起,弯弓搭箭。
只听 “嗡” 的一声,箭矢如流星般射出,正中那壮汉咽喉。
壮汉捂著脖子,直挺挺地倒在淤泥里。
“救孩子!”
石头扔掉弓,抽出横刀劈断一根木桩绳索,
“先解嘴里的布!”
农兵卫们立刻分工,一半人举盾御敌,一半人衝去救孩子。
私兵们轮番射箭,却被铁盾挡得密不透风。
“杀进去!”
一个私兵小头目挥刀喊道,私兵们嚎叫著扑了上来。
石头一刀劈开迎面砍来的长刀,反手將刀柄砸在对方鼻樑上。
那私兵惨叫著倒下,他顺势夺过对方的刀,一脚將其踹进淤泥里。
就在这时,芦苇丛外突然传来震天的吶喊。
石头眼角余光瞥见,几十个渔民举著鱼叉、扁担冲了过来,为首的是个瘸腿老汉。
“狗日的崔家兵!俺孙子被你们扔河里了!”
老汉一叉挑翻个私兵,血水溅了他满脸,
“大伙儿跟他们拼了!”
原来廝杀声惊动了附近的渔船,渔民们本就对崔家积怨已久,此刻见有人带头反抗,顿时血性上涌。
他们虽然没穿盔甲,却熟悉地形,穿梭在芦苇丛中,专挑私兵的破绽下手。
一个少年渔民抱著捆渔网,突然撒向三名私兵。
那三人被网缠住脚腕,刚想挣扎,就被农兵卫的长矛刺穿了胸膛。
战斗持续了半个时辰,直到最后一个私兵被钉死在芦苇丛里,滩涂上才渐渐安静下来。
石头解开最后一个小女孩的绳索,那孩子约莫五岁,梳著双丫髻,衣服上还沾著泥点。
她没有哭,只是直勾勾地盯著石头腰间的玉佩。
那是块羊脂白玉,刻著 “新政” 二字,是太子李承乾亲赐的令牌。
“哥哥......”
女孩怯生生地开口,声音还有些发哑,
“你是长安来的官吗?”
石头蹲下身,轻轻擦去她脸上的泪痕:
“是啊,哥哥是来帮你们的。”
“爹说......”
女孩的眼泪突然涌了出来,
“爹说长安来的官能救咱们......可他被那些人扔进河里了......”
石头把女孩抱起来,望著漫山遍野的尸体,望著那些仍在呜咽的孩子,突然朝著长安的方向单膝跪下。
“陛下!” 他的声音在河滩上迴荡,
“臣石头在此立誓,不剷平山东豪强,誓不还朝!”
就在这时,突然周围响起了马蹄声。
“轰隆隆!”
三百余名黑衣私兵踩著芦苇丛杀来,为首的青面獠牙汉挥舞著两柄八棱锤,马鞍上还掛著三颗血淋淋的人头。
“石头狗官!杀我兄长还想走?”
青面大汉大吼一声,
“崔二爷在此,今日定要你碎尸万段!”
石头瞳孔骤缩,那三颗人头里竟有个熟悉的面孔。
正是方才带头衝锋的瘸腿老汉。
石头怒吼一声:“农兵卫护著孩子往后撤!”
“想跑?” 崔二爷狞笑一声,“放獒!”
二十余只黑毛巨獒从芦苇丛里窜出,涎水顺著獠牙滴落,其中三只直扑抱著幼童的农兵卫。
石头脚尖在淤泥里猛蹬,一刀就划了出去。
“噗嗤!”
两只恶獒的狗头滚落在地,第三只却已咬住农兵卫的臂膀。
那农兵卫惨叫著鬆开铁盾,孩子顿时暴露在刀锋之下。
“休伤我儿!”
瘸腿老汉的儿子王猛抱著船锚从渔船跃下,三百斤的铁锚带著风声砸在獒犬背上。
那畜生哀鸣著瘫在地上,脊椎已被砸得粉碎。
“多谢壮士!”
石头甩去刀上血珠,忽觉后颈发凉。
他猛地矮身,崔二爷的八棱锤擦著头皮掠过,硬生生砸断了身后的木桩。
被绑在木桩上的男孩嚇得尖叫出声,石头顺势拽著绳索將其甩向农兵卫:
“带孩子们上船!”
崔二爷的重锤又砸了过来,石头横刀格挡,只听“鐺”的一声,虎口瞬间震裂,横刀直接脱手而飞。
“就这点能耐?”
崔二爷狞笑著变招,左锤虚晃,右锤直捣面门。
石头突然矮身滑步,捡起横刀贴著锤柄削去。
崔二爷慌忙收锤,却见石头的靴底在淤泥里猛地一蹬,整个人滑到马腹下,横刀精准地挑断了马筋。
“唏律律!”
战马痛得人立而起,崔二爷猝不及防被掀下马背,重重摔在芦苇丛里。
石头欺身而上,横刀正要劈下,却见寒光一闪,三支毒鏢从斜刺里射来。
“鐺鐺鐺!”
铁盾及时挡在身前,农兵卫小队长闷哼一声,肩头已插著支毒鏢。
“刘叔!” 石头大吼一声,反手將横刀掷出。
那刀正中偷袭者咽喉。
崔二爷趁机翻滚著捡起一柄八棱锤,狠狠砸向石头膝盖。
“噗!”
石头闷哼著单膝跪地,膝盖骨像是碎了般剧痛。
他余光瞥见十几个私兵正举刀砍向船边的孩子,当即忍痛抓起地上的毒鏢,用尽全身力气掷了出去。
毒鏢穿透三个私兵的脖颈,剩下的人嚇得连连后退。
就在这时,河面突然传来急促的桨声,三十余艘快船衝破晨雾,船头插著面猩红大旗,上书一个“杨”字。
“杨怀贞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