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大唐银號
第二天的朝会之上。
诸位文武大臣们,都感觉到了今日朝会的不同寻常。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等人的脸色都是黑的。
而程咬金,尉迟敬德,李绩等人的脸色也有些不好看。
昨日发生的事情,这些大唐的权臣都得到了消息。
现在可不是皇子之爭了。
现在必须站队了。
这明摆著就是要造反啊。
不跟皇帝稟报,私自就离开长安,而且还是偷偷去的封地。
这在他们看来简直就是在找死。
李承乾来到太极殿的时候,文武百官看到的竟然是满脸笑容的李承乾。
这让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都疑惑了起来。
陛下这是被气疯了?
怎么会笑著进来的?
这事如果让李世民碰到,那早就將太极殿给掀翻了。
“诸位今日可有什么事要奏的?”
李承乾坐好后,看著下方的眾人询问道。
“陛下,微臣要告吴王等一眾王爷私自离开长安,並且私自返回封地。”
魏徵这时直接站了出来。
现在魏徵说什么,文武百官都没有惊讶的表情了。
没办法,这个喷子是什么话都敢说。
“朕知道了,这件事朕已经做好安排了,魏卿放心吧。”
李承乾笑著看向魏徵说道。
“陛下,微臣还要告李靖擅自坐拥大军......”
魏徵的话还没说完,只见程咬金等人都站出来反驳了。
“魏徵,你不要乱说,將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道理你不知道么?”
“对啊,李將军只是带著大军在守护大唐的边境,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为坐拥大军了?”
“魏徵,你诬衊將领,到底为何?”
一眾大唐的武將全部对著魏徵討伐了起来。
这件事绝对不能坐实了,要不然以后他们再带兵出去,有一点不对劲,那就会被定为造反了。
谁知魏徵面对这些討伐一点也不恼怒。
等这些武將说完之后,魏徵才慢慢的开口问道:
“將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道理我知道,可是还请诸位告诉我,我大唐已经打下了薛延陀的地盘,那里已经设置了安北都护府,李靖率领大军在灵州是为什么?”
“李靖昨日將自己的家眷全部转移走了,这是为什么?”
“李靖还將晋王李治给带到了灵州,这是为什么?”
魏徵的三个问题,直接让诸多武將全部闭嘴了。
这些事情他们怎么回答?
这次的事情透露著诡异。
“呵呵,魏大人,此时还没有调查清楚,何必这么早下定论呢?”
程咬金这时厚著脸皮看向魏徵问道。
“哼!”
魏徵冷哼一声,没有再搭理程咬金。
大唐谁人不知程咬金这个滚刀肉。
被他缠上准没好事。
李承乾看吵的差不多了,这才开口说道:
“关於李靖的事情,还没有明確的表明其有问题,所以这件事延后再议。”
李承乾將这件事给推后了。
虽然这件事李承乾知道是自己老爹搞出来的鬼。
可是他不相信李靖会突然造反。
毕竟上次和李靖的交谈,李靖给李承乾的感觉不是这么会轻易下决定的人。
他准备继续看看。
而且李治现在年纪尚小,李承乾才不会相信他有什么造反之心。
如果是李泰的话,李承乾早就亲帅大军打过去了。
看到朝堂之上没有人再站出来。
李承乾看了杨怀贞一眼。
杨怀贞心领神会,直接从队伍之中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杨怀贞大喊一声。
成功的吸引了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的注意。
“哦?你有什么事情?”
李承乾装模作样的看著杨怀贞。
“陛下,微臣来到户部之后,发现我大唐的银钱实在不便於携带,而且如果是大额的交易,那更是麻烦,这些问题想来在座的各位深有体会。”
杨怀贞说话的时候,还环视了一圈在场的各位文武百官。
果然,在听到杨怀贞的话之后在场的文武百官不约而同的都点了点头。
“没错,俺老程上次去给俺的府里添置点东西,还的让人扛著钱过去,太麻烦了。”
“对,上次老夫想去印刷写书册,结果也是让下人扛著钱过去的。”
“没错,现在的钱重量太大了,必须让下人抬著。”
文武百官不停的在诉说著现在金钱的不便之处。
这正是李承乾想要的结果。
李承乾急忙给杨怀贞使了个眼色。
“陛下,微臣之见,可以开设一家大唐银號,可以让诸位將钱財存放在大唐银號之中,然后使用大唐银號出具的银票进行交易,这样的话可以使的平常不需要带那么多金钱,而且长途商贸的话,带著银票更加可以降低风险。”
听著杨怀贞的话语,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的眼神都亮了。
这是个好主意啊,这样的话自己等人再出门就不需要那么麻烦了。
而且由陛下亲自开设的话,自己等人也不用担心钱財会丟失。
“陛下,微臣有个疑问,那种银票如果被有心之人仿製,那该当如何?”
长孙无忌这时站出来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在场的人这才恍然大悟。
是啊,如果有人仿製的话,那自己等人的钱財不就被人给冒领了么?
“长孙大人,这个您可以放心,我已经设计出专属的银票,无人可以仿製。”
杨怀贞信心满满的对长孙无忌说道。
长孙无忌还是不放心的看著杨怀贞。
“就算银票无法仿製,可是你如何让全大唐都可以兑换出钱財呢?难道你准备提前在各地都放上大量的钱財?那很容易招惹盗贼的。”
长孙无忌可以说是字字点到了要害上。
“长孙大人,每天各地的银號除了必备的钱財,剩下的都会送到长安的总號里,如果哪边需要大额的提取钱財,需要提前几天预约,这样的话既可以保护钱財的安全,也可以让诸位可以在大唐各处都隨心所欲的使用银票。”
杨怀贞按照李承乾教给他的话术,跟长孙无忌以及周围的一群大臣解释道。
听著杨怀贞的话语,满朝文武都不停的点著头。
这个法子好,如果办成的话,自己等人以及自己家族中的人再去远处进货的话,就不需要请那么多护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