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5小说 > 都市言情小说 > 冲出四合院最新章节 > 第907章 推动高校扩招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第907章 推动高校扩招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请问,贵国会让其他国家参与你们的太空舱实验吗?”

  “请问,贵国的四代战斗机会对外销售吗?”

  “请问,贵国会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吗?你们会不会分享已经掌握的可控核聚变技术?”

  “请问,寿元120药剂会不会像寿元100药剂那样公开所有技术?”

  “请问……”

  8个交流会场进入答记者问环节前,张和平就已经断线离开,將那些外国记者的问题留给了都主办方去烦恼。

  前面4届和平奖颁奖晚会,之所以拒绝外国记者参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不想跟他们废话。

  外国佬想通过合作,获取大陆这边的高精尖技术,却不想想他们的技术是否对大陆开放。

  这一届和平奖颁奖晚会,一共发出去6.2亿rmb,近3000张寿元药剂预支卡。

  无论是一等奖的1000万rmb,还是三等奖的10万rmb,都比不上一张可以兑现最新款寿元药剂的预支卡。

  当然,有人为了延长父辈、祖辈的寿命,会等不及排队申请寿元120药剂,转而把预支卡用在无需排队的寿元100药剂上。

  如此一来,寿元药剂预支卡的价值自然大大受损。

  另外,因为寿元药剂预支卡限定了本人或直系亲属使用,有些人为了获得这种卡,不惜钱买论文上传到世界网际网路论坛上。

  对於这种现象,张和平是没兴趣管的,因为他只看重那些论文的质量,根本不在意论文作者和上传者是不是同一人。

  顶多在他们扯皮时,暂时移除那篇论文的获奖资格,然后派人去查一下。

  颁奖晚会过后,还有很多外国专家滯留內地。

  他们或被各大高校请走讲学,或被一些科研单位带去参观项目,惟有和平集团、和平学院对他们没有发出任何邀请,倒是让不少外国专家失望了。

  7月8日下午,沈毕给张和平打电话,沟通第二天的授勋事宜。

  张和平一听鹰王来了,还要主持港督就任仪式,以及现场给他和陈淑婷授勋,便多了一些思量。

  小老婆陈淑婷在港岛出生,对於鹰国佬的勋章、爵位有无法言明的情怀。

  本书首发????????????.??????,提供给你无错章节,无乱序章节的阅读体验

  为此,张和平还帮她在1987年获得过一枚3级cbe勛衔,也就是司令勋章。

  这种勋章,张和平在85年的时候,其实也获得过一枚。

  鹰王这次又要给他们两口子授勋,寿元120药剂占了大部分功劳,拉拢之意也很明显,当然还有一层离间之意。

  因为內地还没公开给张和平、陈淑婷发过任何奖励或勋章,两相一比较,哪边更看重他们两口子,就一目了然了。

  陈淑婷的商人身份,目前很难获得內地的荣耀勋章。

  综合考虑了一番,张和平次日一早装病没去港岛,只让陈淑婷带著张北、张南去了一趟。

  等陈淑婷领了两枚十字勋章回来,碍於张和平没有同去,大太太唐欣没有,便没有多说此事,仿佛今天什么也没发生过一般。

  张北、张南虽然也是在港岛接受的教育,但从小有张和平纠正他们的三观,加上鹰国佬放走袭击九龙塘那群暴徒的事,所以也不甚在意什么外国荣誉。

  再有就是,鹰国佬仅凭两块铜片,就想拉拢他们张家,想得也太简单了。

  当然,鹰国佬也不傻,在用渣打银行股份跟和平集团换到rmb,並为鹰王成功买到1支寿元120药剂后,他们今天又向陈淑婷介绍了一下其他的鹰资公司,虽然没有直言换股,但意思已经传到。

  当陈淑婷把这事跟张和平提过后,张和平只是提醒了她一句,“你之前是不是把匯峰银行的2个经理,调去了集团?”

  陈淑婷虽然不是绝顶聪明那批人,但这么多年的商场经歷,还是很快领会到了张和平的潜台词,鹰国佬有可能通过放弃鹰资公司股份的方式,把他们的人渗透进和平集团!

  张和平虽然洞察了此事,却没有直接干预,因为和平集团的摊子越铺越大,非常缺人才。

  第5届和平奖颁奖晚会后,寿元太空舱的实验进入了最后的收官阶段,1號龙蛋太空飞船的回收任务进入准备阶段,初步將落点定在西北荒漠中。

  与此同时,云算1號至6號太空计算机,以及云服1號至6號太空云伺服器,也进入了发射准备阶段,天基计算计划终於要迈进太空环节了。

  相应的,位於大鹏半岛某山腹中的天基计算中心,也进入了最后的验收阶段,

  只等太空计算机、太空云伺服器升空组网成功,就能与西南5座云伺服器,组成天地同步算力网,开启智能辅助时代。

  当然,西南5座云伺服器和港岛和平计算机研究中心的伺服器硬体都该更换了,还有相关的通讯设备也需要更新,普通的4g通讯网络届时根本不够用。

  另外,还有这次获奖的西南量子晶片研发团队,以及地下基地的光计算晶片研发团队,他们的研发成果也该推动商用变现了。

  等太空飞船回收后,还要给地下基地的科研人员加加担子,生物脑计算机和光脑计算机研究还要推进一下。

  ……

  就在张和平忙著推进他的科研计划时,大陆与各国的交流项目越谈越多。

  其中最明显的提升,是各国擬在今年9月派到大陆的留学生数量,將是去年的二十多倍。

  当张和平听到这个数据,以及二丫头张南、三丫头张念抱怨国內大学对那些留学生太过优待时,张和平在饭后,找华老他们说了一下国內高校扩招的事。

  “和平,现在不是我们不想扩招,而是財政这块很吃力,各地现在都在搞建设……”

  不等华老说完,张和平就打断道:“和平学院已经给內地高校打了样!”

  “提供10年期免息助学贷款,按学期收费,没有学生补助,只有食堂伙食补助,毕业后学校推荐工作,学生也可自行选择高薪酬工作。”

  “这几年是外资建设期,如果今年9月开始扩招,三四年后毕业的学生,正好放出去大展拳脚。”

  陈秘书见华老脸显为难之色,遂插话道:“张顾问,我之前听说各高校也开会討论过和平学院的模式。”

  “但是,有很多人担心如此搞的话,会让许多贫困学生上不起大学。”

  张和平皱眉问道:“不是有助学贷款吗?”

  陈秘书不好明说教育系统与银行系统之间的壁垒不好打通,只能把目光投向了华老。

  “你提的扩招意见,我等会就给首都方面匯报一下,看看他们的態度。”华老不置可否的说了一句,便没了下文。

  “和平集团可以出资1000亿镁元,由匯峰银行牵头成立10年期免息助学贷款、3年期免息创业贷款,只需国內建立一套个人徵信系统,以及配套的法律即可。”

  张和平说完,一脸严肃的看著华老的反应。

  华老想了想,点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应该可以说服大部分人支持高校扩招。”

  张和平的脸色一缓,淡笑道:“先说好,和平集团投这么多钱,也是有条件的,上面要支持匯峰银行在各省会城市、各高校旁边建立支行。”

  张和平之所以砸这么多钱促进国內高校扩招,一是和平集团在內地投资的公司、工厂非常缺人,二是他想把匯峰银行做大。

  以匯峰银行的港岛属性,將会是很多外资投资內地的首选银行。

  华老斟酌了一下措辞,说道:“和平集团可不可以让出一些匯峰银行的股份。”

  张和平一听这话,就明白了华老没说出口的潜台词,国內想占一些匯峰银行的股份,从而通过內部掌握匯峰银行的运行情况,或许还想从中了解和平集团的资金动向。

  “可以!”张和平无所谓地说道:“出钱还是换股,让他们找淑婷沟通就行。”

  “其实,高校扩招、改制后,那些学生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的消费。”

  “只是深城和平学院搞的是军事化管理,那种经济效益没在咱们这边体现出来。”

  走在后面的陈秘书,再次插话道:“张顾问,您看和平学院今年要不要再扩招一批学生。”

  “这事是邓副院长在管,你应该问他去。”张和平隨意说道:“只要学校里的教室、宿舍足够,隨便你们招多少人。”

  “那感情好!”陈秘书笑著回了一句,然后笑呵呵看向了华老。

  华老对於张和平的这番回答,似乎也是满意的,朝陈秘书点了点头,示意他去联繫邓副院长,以及教育系统那边。

  陈秘书去旁边打电话沟通扩招的事后,华老抬起右手,搭在了张和平的右肩膀上。

  “最近有不少人提议,让深城和平学院招收一些外国留学生,促进国际友好交流。”华老说著,还看了一眼张和平的表情,见他的脸上没什么异样后,才继续说道:

  “那些提议,目前都被我拒绝了,理由是这边的保密研究项目太多,而且学生平时实习的公司、工厂都是保密单位。”

  “不过,我觉得一直这么拒绝,也不是长久之计。”

  “你看,我们要不要在旁边建个分校区,教一些不涉密的普通专业?”

  “你们决定!”张和平正色道:“这边学院的基础已经打好,我准备放手,让它跟港岛和平学院一样自主运行。”

  “以后只要不是资金、技术上的问题,我都不打算干预这两所学院的发展了。”

  “这样也好,你能有更多的时间搞研究和休息!”华老点头道:“各国对港岛和平学院都很称讚,想让深城和平学院也像那边一样开放。”

  “不过,这边的保密项目太多,还要兼顾你和地下基地那群专家的安全,我们也不敢轻易放外国留学生进来,这才有了建分校的想法。”

  华老与张和平边走边说,沿著人工湖走了一圈,陈秘书才把电话打完。

  关於高校扩招的事,第二天就开启了相关座谈会议、视频会议,以及媒体宣传等等。

  没等高校扩招会议出结果,在人行组织下,和平集团、匯峰银行便与国內五大行就1000亿镁元助学贷款、创业贷款计划达成了初步合作协议。

  相关徵信系统也开始了合作研发,还有相关法律的研究、推进。

  经过两周的媒体宣传攻势,有学生和家长向报社、电视台寄信,或在网上发表他们的观点,想继续拿国家补助和工作分配。

  当然,支持高校扩招的学生和家长更多!

  毕竟每年能通过高考这根独木桥的学生,实在是太少了。

  就拿今年的高校录取率25%来说,报考人数三百多万,最后只录取了七十多万人。

  光是今年没录取的考生就有两百多万,再加上明年即將高考的学生和家长的支持,高校扩招、改制这件事,其实从媒体开始宣传那天,就已经基本定下了。

  之所以还要开会討论,其实是为了拿出一个更稳妥的办法,推动高校扩招、取消学生补助。

  8月2號,周日。

  张和平在大鹏半岛卫星监测中心,確认1號龙蛋太空飞船返回计划时,他接到了华老的电话。

  电话內容很简单,高校扩招计划通过了,但只对今年扩招补录的学生,以及明年和以后招录的学生执行。

  也就是说,今年8月以前招录的新生和往届大学生,依旧有学生补助和工作分配。

  对於这种积极的转变,张和平自然是高兴的。

  隨著大中专学生增多,国內用工荒將得到很大的缓解,距离国內成为世界工厂又近了一步。

  张和平掛断电话后,在一眾航天专家、工程师、助理的注视下,沉默了片刻。

  “鲁经理,通知航天集团,咱们的天宫空间站、月球广寒宫基地、火星荧惑基地计划,可以对外招募合伙人了!”张和平说著,看向了和平航天公司总经理鲁中胜。

  鲁中胜双眼一亮,接著又迟疑问道:“包括日镁?”

  “让航天集团那边决定!”张和平看著卫星监测中心大厅的组合大屏,淡淡说道:“这3个计划的主场在他们那边,由他们和上面斟酌。”

  “另外,我刚收到消息,高校扩招计划刚刚通过……”

  这消息一出,监测中心立马有了细微討论声,好像在说谁家孩子有望上大学了。

  “深城和平学院今年也会扩招一批学生!”张和平没理周遭的窃窃私语,继续说道:“那3个计划开始后,咱们这边肯定要派人手去西北。”

  “你们若是不想去西北吃风沙,就把学院派来实习的学生教出来,然后让他们去西北锻链。”

  “完了!我们多半要被派去西北了!”张和平的话音刚落,立马有小助理想到了风沙满天的未来。

  和平航天公司负责人鲁中胜当即呵斥道:“西北都不敢去,还说什么去月球、火星?”

  “年纪轻轻就怕这怕那的,未来的星辰大海能有你们一席之地吗?”

  张和平等鲁中胜发完飆后,笑呵呵的让他们按照计划回收太空飞船,接著就带著一帮管理层,去了另一个山腹中的天基计算中心,处理那边的系统问题……(本章完)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