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江南气运
苏岩悄然潜入城中,并未惊动任何人,径直来到匠心街天工坊那扇厚重的大门前。
取出鲁修文所赠的那枚齿轮铁牌,依照特定节奏叩击门环。
吱呀——
门扉无声滑开,露出那条狭长的“千机雨巷”。
此次无需再闯关,他持牌径直通过,很快再次踏入那座充斥着各种灵材异宝气息的宏伟大殿。
鲁修文依旧在那座巨大的青铜熔炉前忙碌着,似乎从未移动过。
听到脚步声,他头也不回,沙哑的声音响起:“小子,这么快就回来了?空手而归,还是知难而退了?”
语气中带着一丝惯有的嘲弄。
苏岩也不多言,直接从储物玉佩中取出那半块婴儿拳头大小的寒潭玉髓,以及部分零散的玉髓碎片,轻轻放在一旁的玉案上。
鲁修文忙碌的动作猛然一顿,豁然转身。
“这是寒螭潭底的那块母髓?你竟然真的拿到了!”
他冲到玉案前,枯瘦的手指颤抖着,想要触摸,又怕玷污了这天地灵物般,动作小心翼翼至极。
他凑近仔细观瞧,甚至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那冰寒的灵气,脸上露出极度陶醉的神情。
像是吸了点。
“纯净无暇,灵韵内蕴,至阴至寒,正是中和那皇家燥气的绝佳之物。小子,你真是让老夫大开眼界!”
鲁修文连说三个好字,看向苏岩的目光彻底变了,不再是看一个有趣的晚辈,而是带着一种近乎平等的重视和惊叹。
“寒螭那老泥鳅没为难你?”
“侥幸得手。”苏岩淡然道,略去了与公悦并肩作战的细节。
“好!够爽快!”鲁修文抚掌大笑,“既然你带来了玉髓,老夫也绝不食言!”
他神情一肃,整个人气质陡然一变,从那个邋遢古怪的老头,瞬间化作一位严谨专注、宗师气度十足的匠神。
“起火,祭灵犀鼎!”鲁修文低喝一声,一道真元打入沉寂的青铜熔炉。
熔炉猛地一震,炉壁之上无数玄奥符文次第亮起,炉膛内并非燃起凡火,而是升腾起一种近乎透明的苍白色火焰。
鲁修文取出一个造型古拙的青铜小鼎,置于灵火之上。
他将玉如意和寒潭玉髓投入鼎中,打出一道道繁复无比的灵诀,融入鼎内。
随着灵诀打入,灵犀鼎微微震颤,鼎内苍白色火焰包裹住玉如意和玉髓,开始缓缓灼烧融合。
鲁修文全神贯注,额头渐渐渗出细密的汗珠,显然消耗极大。
工作台周围,无数细微的符文自动亮起,形成一个强大的聚灵和守护阵法,将外界干扰彻底隔绝。
苏岩静静站在一旁,灵识仔细观摩着每一个细节。
时间一点点流逝。
足足过了三个时辰。
突然,鲁修文大喝一声:“灵犀一点,万象归真,合。”
他咬破舌尖,喷出一口本命精血,融入最后一道璀璨的灵诀之中,猛地打入灵犀鼎。
鼎内光芒大放,一道柔和却磅礴的白光冲天而起,穿透大殿穹顶。
引动外界天象,苏州城上空云气微微流转,常人难以察觉,但一些顶尖强者却纷纷心生感应,望向天工坊方向。
光芒渐歇。
灵犀鼎中,一柄完整无缺的玉如意静静悬浮。
“幸不辱命。”鲁修文长舒一口气。
他伸手取下玉如意,递给苏岩,“此物已修复,灵脉贯通,更因寒潭玉髓的融入,其汇聚水泽灵韵、调理地气的能力犹胜往昔。持此物修行,可引动江南地域气运加身,裨益极大。”
苏岩郑重接过玉如意。
“多谢大师。”
苏岩深深一揖。
鲁修文摆摆手,收起那剩下的一成玉髓,脸上露出满意之色:“交易而已,各取所需。你小子很不错,将来若在炼器一道有兴趣,可来寻老夫。”
苏岩再次拱手,退出大殿。
他并未立刻离开匠心街,而是在附近寻了一处隐秘的废弃院落,布下几个简单的警示禁制,准备即刻炼化玉如意带来的江南气运。
实力每增强一分,应对后续风波底气便足一分。
盘膝坐下,双手握住玉如意,沉下心神,《万劫不灭体》功法缓缓运转,灵识探入玉如意之中。
一股磅礴温和的力量,顺着经脉涌入他的体内。
这并非单纯的天地灵气,而是一种更加玄妙的力量——蕴含着江南水乡的灵韵、地脉的生机、万物的呼吸。
这便是地域气运的一种具象化体现。
这股力量一入体,便迅速与《万劫不灭体》的真元融合,滋养着他的经脉、血肉脏腑。
原本就已强悍无比的肉身,在这股气运之力的洗练下,力量、速度、防御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更神奇的是,这股气运之力直冲丹田,不仅滋养真元,更汇入识海,滋养神魂。
外界,以苏岩为中心,形成一个无形的灵气漩涡,方圆数里内的天地灵气都被引动,缓缓汇聚而来。
一丝丝肉眼难见的氤氲紫气自大地深处升腾,融入他的身体。
这是江南地脉对他的认可和馈赠。
这个过程持续了整整一夜。
当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时,苏岩周身的气息猛然暴涨到一个临界点。
五境灵识中期。
水到渠成。
不仅如此,他感到自己与脚下这片江南土地之间,产生了一种极其微妙的联系。
随着他修为日深,尤其是未来若能踏入更高的境界,这种与地域气运的共鸣将愈发深刻,带来的好处将远超眼下单纯的修为提升,或可调动部分地域之力,甚至影响一地之兴衰格局。
当然,那已是后话。
苏岩缓缓收功,感受着体内澎湃的力量和更加凝练强大的灵识,心中喜悦。
实力大增,便有了更多底气。
他起身,离开废弃院落,这才朝着楚园方向快速行去。
然而,他并不知道,因炼化气运耽搁的这一夜,楚园之内,已是另一番景象。
……
苏岩一路疾行,避开可能的眼线,于次日傍晚悄然返回苏州楚园。
刚踏入楚园,便感觉到气氛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