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机械厂
	
	
 
 
	  李梟还真没意识到名字的问题。
  毕竟原来的武器名字肯定不能用,就隨意用日期改了一个名字。
  不过李梟想了一下,好像確实。
  国內无论是研究、仿製出来的武器,还是一些机械的名字,好像都是几几式后面再加上一个参数,然后才是机械的名字。
  就像是51式90 毫米火箭筒,就是51年研究出来的火箭筒,口径是90mm。
  “部长,我明白了。”答应了一声,李梟就出了黄部长的办公室,直接让张向东开车去了石景山区。
  西山机械厂成立於1951年,最初坐落於四九城东郊的慈云寺古庙,一开始只是一个修炮所,长期承担军械修理任务。
  而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去年的时候就增长到了200多人,因为慈云寺场地无法满足需求,也就搬离了原来的场所,搬到了石景山区,並改名为了军械修炮厂。
  別看厂子的人数不多,但里面一个个都是技术型人才。
  像是后世的7.62 毫米半自动步枪,37高炮电击发装置,561式礼宾枪,都是在这个厂子研究出来的。
  厂子距离一机部並不太远,也就一个小时的路程就到了地方。
  和门口站岗的保卫人员说明了一下情况,两人很快就被带了进去,来到了一间办公室门前。
  见到李梟郭厂长也是一愣。
  刚刚他接到了一机部的通知,知道有一位总工过来,只不过他没想到这一位总工这么年轻。
  “这也就二十来岁吧!”,郭厂长心中不由感嘆了一声,就连忙道:“李工你好,刚刚我已经接到了通知,有什么需求儘管说。”。
  闻言李梟也是连忙道:“郭厂长您好,我这边设计了两款武器,还要麻烦您一下,让人帮忙打造出来。”。
  说著李梟就把手上的图纸递给了郭厂长。
  郭厂长也是懂一些技术的,看到李梟上面的图纸,也是吃了一惊,眼睛都瞪大了些,有些不可思议道:“李工,这?这?我的乖乖,这要是做成了別说潘兴、巴顿、谢尔曼了,就连毛熊的t10都不在话下啊!”。
  郭厂长说的几款坦克李梟也都知道,几款都是抗美援朝战场上m帝用的坦克。
  全名分別是m46 “巴顿”中型坦克,m26 “潘兴”重型坦克以及m4a3e8 “谢尔曼” 中型坦克。
  这几款中护甲最弱的,就属m4a3e8 “谢尔曼”中型坦克了,也因此我军当时称呼它为 “铁棺材”。
  而最厉害的就是 m46“巴顿” 中型坦克,这款坦克改自m26潘兴,不仅升级了动力,也强化了装甲,正面装甲达到了120毫米,如果是倾斜的话,装甲约等於180200毫米。
  至於毛熊的t10,正面装甲能达到了160毫米,比起m帝的要高上很多。
  而毛熊的t10,算得上是目前最顶尖的坦克了,这也是为什么黄部长、郭厂长都那么惊讶。
  感嘆过后,过厂长没有去质疑什么,直接就站了起来道:“李工请跟我来,我这就去把我们这边大师傅都叫过来。”。
  军械修炮厂並不算太大,毕竟现在全场也不过三四百人,来到一间厂房前。
  郭厂长就带著李梟走了进去,在厂房里面,摆放著不少大炮,李梟也认出来不少炮的类型。
  m1式155毫米榴弹炮、82毫米迫击炮、120毫米迫击炮等等!这几款炮都是目前国內常见的几款炮。
  也是需要经常维修的几款。
  像是82毫米迫击炮因为结构简单,使用频率又高,所以经常会维修炮管和击发机构。
  m1式155毫米榴弹炮易坏的地方则是膛线,很容易磨损,还有就是对炮架结构的加固。
  李梟一边看,一边跟著郭厂长来到了一位老师傅面前,老师傅应该差不多有四五十岁,虽然岁数已经不小了,但却格外精神。
  “冯师傅。”,来到那人面前,郭厂长喊了一声道。
  冯师傅並没理会,而是继续著手头的工作,郭厂长也不尷尬,而是和李梟解释起了眼前这位师傅。
  李梟这才知道,这一位是厂內的一位八级钳工师傅,去年还去毛熊学习过,专门去学习了毛熊的装备的维修以及维护。
  而像是这种大师傅,在厂子內还有2位。
  这也让李梟有些吃惊,这么小的厂子就有3位八级工,这放在其他厂子根本就不可能。
  不过想想李梟也就释然了。
  毕竟这是维修武器的厂子,厂內有几名厉害的八级工师傅倒也正常。
  等郭厂长介绍完,冯师傅也完成了手头的工作,这才抬起了头,有些疑惑的看向了郭厂长:“厂长,这位是?”。
  听到询问郭厂长这才介绍道:“这一位是一机部的李梟,李总工,这一次是带著任务来的,您看看咱们厂能不能製造出来。”。
  郭厂长介绍完,李梟也是连忙道:“郭师傅你好。”,说著李梟就伸出了手和对方握了握,又道:“这是图纸,您可以看一下。”。
  拿过图纸,郭师傅看了看,隨后就有些不可思议的抬头看了李梟一眼,又低下了头表情也变得认真了起来,翻开了一会这才道:“能做,不过我一个人没办法完成,需要老汪、老孙他们帮忙,里面用到的一些材料我们厂內也没有,需要其他厂子的配合。”。
  听到可以製造郭厂长也是一喜道:“那这样,郭师傅你手头工作先放一放,咱们先去会议室,討论一下。
  说完他又看向了冯师傅旁边的一位年轻人道:“小张,你去叫一下汪师傅和孙师傅,还有赵工,让他们去一下会议室。”。
  听到吩咐,冯师傅旁边的年轻人连忙道:“好嘞。”,说著就一溜烟跑出了车间。
  李梟也跟著两人去了一间会议室。
  会议室並不大,也就能坐下十一二个人,不过该有的到都有,在最前面还有一张可以移动的木製黑板,显然在不开会时,这里就是眾人商討工作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