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5小说 > 其他类型小说 > 四合院:开局50,边吃瓜边科研最新章节 > 第283章 交谈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第283章 交谈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李梟同志你好,终於见到你了。”,等到介绍完毕,陈启凡热情道,上前伸出手和李梟握了握。

  “你好陈同志。”,李梟和对方握了握手,也仔细打量了打量对方。

  对方三十来岁,戴著一副厚眼镜,那一身气质,一看就是有学问的人。

  看两人还客气上了,李姑父招呼道:“来都先坐,有什么事情坐下说。”。

  有了李姑父的招呼,几人也都一一落座,刚一坐下,陈启凡就迫不及待道:“李梟同志,我昨天看了你製造的那些烟,我想问一下,你是怎么让那窜天猴悬停在空中,並且转弯的。”。

  昨天回去后他想了一晚上,可怎么都想不明白。

  还有那个能飞到二三百米空中的窜天猴,以及飞机窜天猴,他感觉都很有研究的意义。

  看李梟不说话,陈启凡还以为李梟不愿意透露,就著急的道:“我不是想要打听窜天猴製造的方法,这个请放心,我是想…”。

  说到这里陈启凡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想怎么解释,稍一停顿就又道:“李梟同志,你知道飞弹吗?”。

  李梟一听就知道自己猜的没错,想了想李梟刚想说话。

  李姑父就哈哈的笑了几声:“启凡你这就不知道了吧!现在的一二三型號火箭弹都是李梟研究设计的。”

  听李姑父那样说,陈启凡就更热情了,看向李梟的眼神都有些冒光:“李梟同志,真没想到那几款火箭弹竟然是你研究出来的,我们国家的红星1號火箭弹,就是在这几款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

  红星一號火箭弹这个李梟是知道的,他上学的时候赵教授就曾给他说过,还要让他参与研究,不过因为当时他正在研究工具机拒绝了。

  他记得这款火箭弹最远射程好像在25千米左右。

  別看只有25千米,但要知道这个年代,射程最远的飞弹也只有370千米,一些国家比较初级的飞弹也就30千米左右。

  这些都可以算得上是“飞弹”的前身。

  而红星1號火箭弹之所以还叫做火箭弹,不叫做飞弹,这是因为红星1號火箭弹无法制导。

  虽然现在的制导系统相对比较简单。

  只分为惯性制导和无线电指令制导两种,但这也不是以现在国內的工业水平,可以製造出来的。

  像是无线电指令制导,就是通过雷达等设备跟踪目標和飞弹,像是 “莱茵女儿” 飞弹就是利用无线电指令制来制导的,它会通过地面控制站跟踪目標和飞弹,然后再发送指令。

  然发射飞弹对目標进行打击。

  不过想要製造出无线电指令制导,就需要高精度电子元器件、电路板以及通讯设备。

  但要知道现在才1954年,虽然工业水平比前些年好的太多,但工业基础依旧非常薄弱,电子技术更是一片空白,像是涉及到无线电指令制导的电子学、自动控制、通信等领域,不仅缺乏理论知识,更是缺少人才。

  至於惯性制导,就要陀螺仪技术了,陀螺仪技术它可以测量物体角速率,在加上加速度计测量飞弹运动参数,就可以算出飞弹实时位置、姿態以及速度,然后在按照预定程序自主飞行。

  不过它的製造难度也不小,需要高精度製造工艺,不说那个时候,这种工艺就算放到现在,也不是那个厂子都能製造出来。

  请记住 101 看书网伴你读,101????????????.?????超贴心 网站,观看最快的章节更新

  第二就是陀螺仪技术还需要配合高精度的传感器,这是因为陀螺仪传出来的信號非常微弱,没有高精度的传感器,根本就无法提取到信號,就算能提取出来,还要放大这些信號的元件,以及噪声抑制的技术。

  因为信號处理的过程中,热噪声、电磁干扰等噪音,都会干扰到信號的准確性,所以必须来抑制噪音。

  像是v2 飞弹,就是用上了这种惯性制导的技术。

  ……

  李梟两人聊著一些关於“飞弹”的构想,越聊也是越投机。

  “李梟同志,你也这样认为吗?”。

  李梟点了点头:“当然了!我感觉要不了多久,飞弹就能实现跨洲打击,你们知道v2飞弹吗?”。

  看到陈启凡点了点头,李梟这才道:“这种飞弹它当年从荷兰海牙附近发射,几分钟就能打到伦敦,这中间可是足足隔著300多公里,而要知道这款飞弹研究出来,已经是小10年前的事情了。

  以现在的技术发展,很多国家肯定已经对这款飞弹进行改进了,不要说是300多公里,1000公里都有可能。”。

  李梟这可不是瞎说,在拿到v2飞弹的技术后,m帝国和毛熊,就开始了对这款飞弹进行改进和研究。

  在1953年,毛熊研究出来的r5飞弹,就可以打击1200公里外的目標,至於洲际飞弹,用不了几年也就会被研究出来。

  陈启凡对此倒是不意外。

  李姑父就皱起了眉:“这岂不是说敌人从国外发射飞弹,就能直接打到我们国內?有没有办法可以把它打击下来?”。

  李梟摇了摇头:“飞弹的速度太快了,以现在的技术根本就不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研究飞弹,在我看来它的威慑性更大,特別是装上核弹头以后。”。

  “那这岂不是说,一旦敌人用在飞弹上装上核弹头,我们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可以这么说,不过我们也不是没有反抗的机会,只不过以我们的技术根本就做不到。”。

  “什么机会?”,听李梟这么说,陈启凡一下子站了起来道。

  “飞弹拦截系统。”。

  这让陈启凡皱起了眉,有些不明所以。

  见此李梟也不在卖关子:“飞弹既然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打击,那我们为什么不能利用雷达等探测手段进行拦截呢?

  在雷达、卫星发现目標后,再把这消息传给地面指挥中心,之后再利用雷达进行精確探测,来確定飞弹的速度、轨跡、飞行方向,再利用计算机计算飞弹的轨跡,然后再用计算机算出最佳拦截点,之后发射飞弹进行拦截。”。

  李梟的解释听的陈启凡和李姑父两人有些傻了眼。

  虽然其原理不难理解,但这一套下来让两人都感觉很是复杂,很怀疑在飞弹落地之前,能不能计算出来。

  一些话语更是难以理解,特別是李姑父,闻言一脸的懵。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