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5小说 > 其他类型小说 > 家父刘备但我蜀黑最新章节 > 第232章 曹操搭台孙策唱戏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第232章 曹操搭台孙策唱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232章 曹操搭台孙策唱戏

  “子脩这是送完鸿起了?!”

  河內。

  曹操大军久攻修武郭援不下,本就心烦气闷,又逢曹昂追击刘升无功而返,不由得更加暴躁。

  其语气夹枪带棒暗暗嘲讽,令整个帅帐如同风平浪静的湖面,底下却暗藏滔天的汹涌。

  “我没有完成军令,请父亲责罚!”

  曹昂没有著急解释,当即跪地请罪。

  而曹操扯动厚髯,面目扭曲,双眼怒火欲喷,却长长嘆气一声,神色当即恢復自然,表情管理相当到位。

  “说说怎么回事吧....

  “我於南阳博望追击到鸿起,却遇埋伏.....

  曹昂事无巨细一一道来。

  不带个人情绪只阐述事实。

  待曹操得知曹昂並非是故意空手而归后,不禁感慨刘升那小子运气是真好,三十骑从许都出发,竟还能顺利回到宛城?

  隨后又问曹昂与南阳的看法。

  曹昂这才说起与刘升的私人会面,言与袁绍决战在即,若此时与南阳交恶,无异於是竖立强敌,何不暗中继续联合?

  若刘备刘升父子胸怀大志,绝对不会趁机偷袭许都与袁绍联合,而是会图谋荆州刘表。

  曹操也以为然。

  再问曹昂,若你追击到刘升,还是会放走他对吗?

  曹昂直言不讳,一定会放走他!

  “子修百里奔波辛苦了,下去歇息吧。”

  曹操挥退曹昂。

  隨后陷入深思。

  曹昂的大局观与远见算是通过他的考验,特別还是眼下攻打修武不利的局面,真要与刘升为难那就是逼著刘备投向袁绍。

  现在的曹操反倒希望刘备刘升野心勃勃,那么他们就会图谋荆州。

  而不是损人不利己的偷袭许都,配合袁绍,

  但万事没有绝对,以此判断刘备军的动向,显然不够严谨。

  “子修颇具格局,然不够狡诈!”

  这也是曹操一直以来对曹昂的评价。

  他打算先挟詔昭告天下,下罪刘备与吕布勾结董承谋反,以反贼之名污之,再保持著明面交恶却不交战的默契。

  以此先麻痹刘备,待视与袁绍对峙之情况,再决定是否攻打南阳。

  论狡诈那还得是曹操。

  然而很快。

  曹操在河內与袁绍军的对峙,彻底进行不下去了,因为袁绍本人已经火速攻灭公孙瓚,从易京返回邮城。

  孟德你敢趁我攻打公孙的时候偷袭我?

  袁绍大怒,当真是被小弟踏鼻子上脸。

  略感压力的他也是號令三军,通过挖地道,再截获公孙瓚向黑山张燕求援信,以正奇相合之谋略攻破易京。

  逼得威名一时的公孙瓚自焚於城內。

  而袁绍赶回鄴城后,也当即做出要南下支援河內的架势。

  若曹操要在此刻发起决战,他也绝不避战,

  “郭援必成一代名將!”

  曹操望著久攻不下的修武城只能放下一句,我打不过他不是因为我不行,而是郭援厉害的评价。

  隨后灰溜溜带著大军返回许都。

  不打了....

  袁绍一旦率大军南下,曹操自觉抵挡不住,

  更因为局势不明。

  他不敢保证南阳刘备军是什么態度,也没有关中裴茂段煨攻打李催的捷报传来,南阳关中是何情况暂时不敢论断。

  又闻江东孙策正在攻打庐江,若其攻下庐江,会不会顺势席捲九江?

  太多的顾虑致使曹操不得不先行撤军,虽然他此战前也做出过决战的准备,但显然现在不是决战的良机。

  谋士郭嘉和荀攸也劝曹操撤军。

  现在我们与袁绍各占据半个河內,这是最好的局面,我们不能顺势攻下鄴城,就算取了整个河內也是无用。

  本意是偷袭,现在袁绍都回邮城了,那就没必要和他在河內消耗。

  待曹操率军返回许都城,率先传来一个好消息。

  关中裴茂段煨攻破李催,並传首途中,这意味著关中再也没有可以號令诸將的人物。

  曹操无力掌控关中,只要保持关中局面混乱,明面上服从朝廷,就达到战略目的。

  他当即为裴茂段煨表功,封镇远將军领北地郡太守,又封裴茂阳吉平侯,再令司隶校尉丁冲与凉州牧金尚进军弘农华阴,维繫关中局面。

  当然。

  曹操私下令丁冲看好凉州牧金尚,只可用其名望,而不可教其拥有实权。

  他不会忘记金尚和刘升的关係,那可是有过救命之恩且相交甚篤之情。

  又不能出尔反尔直接把他擼掉,政令岂是儿戏?再说还真得利用金尚的威望稳定关中,於是只好严加防范。

  顺便。

  曹操挟天子下詔,正式宣布刘备吕布张绣皆参与董承谋反,一概视为反贼。

  其领的前將军豫州牧,左將军温侯,扬武將军等等官职自然都不算数。

  不过对於刘备军来说,曹操的詔书也不算数......该是什么职位就是什么职位....

  然而很快。

  袁绍就立刻上表朝廷,幽州刺史袁熙举荐幽州涿郡涿县人刘升为茂才,言其品行优良,忠孝无双....

  这就是幽州今年的茂才!

  两年前。

  刘备举荐袁谭为茂才,並请袁绍互荐,后来因为刘备在汝南的所作所为被袁绍拒绝。

  而现在袁绍反倒是主动举荐。

  还是趁著刘备与曹操交恶的时候,儼然是向刘备伸出橄欖枝,並藉机噁心曹操。

  暗搓搓的点明曹操乃挟持天子下的詔书,我袁绍不承认!刘升乃大汉忠良!

  本初!你给我等著瞧!

  这种小事也会令曹操大怒,实在是因为袁绍是他暂时迈不过去的槛,自然处处爭锋相对。

  现在的局势也很明了。

  袁绍平定河北四州,曹操也在河南蓄势待发,决战不远了,可以撕破脸皮了。

  豫州人郭图当即建议袁绍挥军南下,攻打许都。

  其族人郭援在河內力阻曹操偷袭鄴城,乃是功劳深著,郭图当然得在此时显眼。

  “主公神明威武,兵力远胜曹操,攻其势易如反掌。”

  然而。

  泪授却说。

  “討伐公孙瓚长达一年,百姓疲惫,粮库无积,赋役正多。当派使者向天子进献俘虏和战利品,再致力农耕,人马休息。若是不能通达天子,就上奏说曹操阻隔我等路径,再进兵驻守黎阳,

  逐步经营黄河南面,多造船只整修器械,分派精骑抄掠对方的边地,其不得安寧,而我安逸......”

  河北人是不希望袁绍那么快灭掉曹操的。

  刚打完公孙瓚,利益都没分均好,怎么打曹操?

  也並非全是泪授私心作怪,主公你用的是我们河北人河北兵,你若不把他们安顿好,那怎么出兵討伐?

  相较於泪授的长篇大论。

  郭图显得准备不足。

  “现在不及时攻取,將来就难对付了。”

  豫州人当然希望能儘快回到自己的家乡,那样才更有政治力量。

  袁绍犹豫不决,也是在平衡派系纷爭。

  於是许做为他分忧解难,要不看看刘表刘备是什么態度?

  若有一人肯策应我等,那就立刻打许都,若都不策应,那还是先缓口气再说。

  袁绍以为然也。

  当即派出使者前往南阳荆州然而几乎全被曹操截获,你想去南阳荆州?问过我中原霸主没有?根本过不去!

  曹操也十分忧虑,正在此时传来孙策攻破庐江又进取豫章的消息。

  “儿难与爭锋也!”

  曹操先是予以高度评价,隨后心中配酿起一出大计。

  当即请荀或荀攸郭嘉共同谋划。

  “明公欲挑起荆州之乱?使得刘备孙策刘表三人无力北顾?”

  郭嘉立刻猜到曹操的心思。

  並予以高度认可。

  关於刘升顺利回到南阳,並极有可能整合张绣之事,曹操眾谋士都有所预料和忌禪。

  然而眼下却有机会剷除刘备军。

  那就是与孙策联盟,

  “孙策与刘表有仇,又胸怀大志,勇猛不下其父,攻破庐江后必顺势討伐江夏,如此便能挑起荆州之乱!”

  郭嘉对孙策的了解早在刘升入曹营之时就有过体现。

  孙策是一定会趁机討伐江夏,若我们再为他表功,封他正式朝廷官职,那此事就是板上钉钉。

  “奉孝所言不错!”

  曹操略微得意。

  “若荆州显露可乘之机,刘备岂能不有所?

  让刘备和孙策一起不谋而合的討伐荆州刘表,这对曹操来说无疑是非常好的局面。

  说实话荆州刘表更被曹操忌惮,因为他一直是袁绍的铁桿小弟。

  刘备孙策你还能威逼利诱,而刘表实力更强,也更倾向袁绍。

  “刘表根深蒂固,非孙策刘备二人可撼动...

  荀或提出自己的见解。

  以他对刘升的了解,不认为刘备会孤注一掷参与孙策討伐刘表,虽然荆州对刘备来说似乎是唯一破局之策。

  “我曾被朝廷封为蜀郡太守,因道路不通,留驻荆州.....

  荀攸说起往事。

  “素闻长沙太守张羡与刘表不合,其人在荆南威望深著,若再加上张羡呢?”

  闻言曹操放声大笑。

  这不就成了吗?

  待挑起荆州之乱,曹操最保守都能安坐不乱,就是什么都不做也对自己有好处,而一旦荆州乱得不可开交......

  那他就能找机会南下南阳,叫刘备军彻底覆灭。

  曹操当即做出细节布置,为自己的大谋略完善一番。

  他命南阳堵阳守军,退至叶县,奉行刘升与曹昂的口头承诺,交恶不交战。

  又命郭嘉派出细作,暗中前往长沙,游说张羡,联合荆南势力。

  再表命孙策討逆將军,封吴侯,继举荐孙权为茂才后,又把弟弟的女儿许配给孙策的小弟孙匡,又为儿子曹彰迎娶孙费的女儿。

  如此唱戏的戏台就这样搭建完成。

  而作为主角的孙策也即將亮相。

  其实对於孙策来说,不管有没有曹操的表彰与示好,他都会攻打江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