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沉默就是无声的邀请
第96章 沉默就是无声的邀请
晚上十一点,酒店。
方冬升扶著醉的李晓冉往房间走去。
“先喝点茶解解酒。”
方冬升把茶水放凉后端到坐在沙发上的李晓再面前。
“我想不喝了,晚上喝了好多、好多。”
她歪著头陷在沙发深处,酒红色吊带裙肩带滑到肘弯,肩颈白皙如月光浇筑的瓷雕。
眼尾泛著一丝緋红,睫毛如蝶翼微颤。
暖黄的灯光下,从高翘的鼻樑到唇峰的线条,连细小的绒毛都镀著金边。
“这不是酒,听话,喝茶。”
方冬升扶著她纤细的腰肢,將茶水餵到她的嘴里。
琥珀色的茶水从她的嘴角溢出、滴落,调皮的滑过她白到泛光皮肤、修长的脖颈,钻入壮阔的峰值李晓再眼神迷离的看著他,双手突然揽住他的脖子:
“你说,我们是什么关係呢?”
酒味混著香水味,仿佛发酵的迷叠香,暖昧的气息从颈间脉搏跳动处漫出来。
“当然是朋友——唔。”
方冬升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她粗暴的打断。
唇舌相触时,说不清是酒气还是体香的湿热甜腻。
“现在呢?”
“朋友。”
“唔·——”
两人似乎又回到那天威尼斯橘黄日落的下午,船身荡漾,水乳缠绵。
只是这次方冬升不再犹豫,卯足劲儿,欺身上前。
沙发上,李晓冉白皙纤细的大长腿从裙摆滑出来。
肌肉细颤著,仿佛刚从水里捞出来的一尾白鱼。
尾鰭还在轻轻扑腾一一扑腾带起的风,裹著她身上蒸腾出的、混著酒香的热气。
裙摆被撩到大腿根,能看见淡青色的血管在皮肤下跳动,散发著诱人神秘气息。
像是在邀人低头去舔那道湿热的痕跡··
方冬升进一步的试探,李晓再闭眼沉默。
只有那微颤的睫毛泄露她此时並不平静的內心。
沉默就是无声的邀请李晓冉做了个梦,她又回到在威尼斯水上的小船漂泊的时候。
绿水承载看小船,晃晃悠悠,
忽然浪头袭来,船桨猛地衝下去。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一道浪光劈开水面,螺旋桨搅起的白色泡沫扑上脸颊。
那冰凉与灼热交织的触感,如骤雨突至。
李晓冉自幼学习舞蹈,身体的柔韧度极高。
舞蹈训练出的肌肉记忆,让她在惊涛骇浪中仍像站在舞台上。
身体的每个部位,都能组成高难知识,对抗每一次风暴的侵袭。
直到船漂进芦苇丛生的静水区,水面重归平滑方冬升坐在沙发上,旁边是冷白皮与乌黑秀髮形成强烈对比的李晓冉。
“唔,我感觉好像又回到以前,整整练习一天的舞蹈的日子,特別累。”
此时,浑身疲惫的她连动动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
反观方冬升却是神采奕奕,精神头特別足。
“你是不是偷偷练了什么采阴补阳的邪门功夫,把我的力气都吸到你身上了。”
“啪。”
白浪翻滚。
李晓冉吃痛,生气的瞪著他。
“明明是你吸走了我的精华,居然还倒打一耙。”
“哼哼。”
李晓再把玩著他的,嘴里哼哼唧唧,挥了挥粉拳:
“你再多说一句,我把它一口咬掉!”
“接下来的时间我都要在珠影厂剪片子做后期,你呢?”
指尖绕著她的黑髮,方冬升开口问道。
“宝钢导演有一部电视剧邀请我去试戏,试上了我就要进组了。”
“电视剧叫什么?”
应该不是《像雾像雨又像风,它2000年才开拍,
“好像是叫《永不目?是一部警匪剧。”
李晓再起身换了个舒服的姿势,趴在他的后背上紧贴著:
“他说看了我在《车四十四里的表演,觉得我挺適合电视机里的一个角色。
角色戏份虽然不多,但是个挺重要的配角。”
方冬升对这部电视剧有印象,陆溢主演,海盐编剧。
也就是从这部剧开始,陆溢成了盐男郎,与后来的大伟、小明爭宠吃醋。
圈內一直有传言:
想做盐男郎,首先得上chuang。
据说老湿不是所谓的攻守者。
而是喜欢浑身涂满油性物质,蹭啊蹭。
这也是很多男艺人最后接受的原因之一。
而且,老湿还不允许“自己人”和其他男人走的太近,否则非打即骂·“
“他电视剧还是不错的,有质量。”
从《风雪月的故事开始,海盐和赵保钢这对黄金搭档,一个写一个拍。
產出的作品电视剧质量都非常高。
“嗯,我也这么觉得。”
李晓再的下巴压在他的肩头,身后细腻的触感和两粒人,又让方冬升热血起来。
“时间还在,要不然—”
“你属驴的啊!哼!”
小作精冷哼一声,但哪里又能轮到她做主呢?
不多时,小船哎呀呀的继续起航。
电影杀青后,演员们纷纷离组。
方冬升则带著副导演黄英卓还有张涂仁以及珠影厂的剪辑师傅们进电影的后期製作中。
周小姨因为姐姐刘阿姨带小天仙出国,她也跟著过去帮忙照应一段时间。
“放心吧小弟弟,我很快就会回来了,管好自己小弟弟,可別等我回来又给我增加许多姐妹”
一直以来,周小姨对於方冬升都有著近乎长辈对晚辈的包容。
虽然她说的这句话时看似调笑,但方冬升仍从她的眼里看出一丝落寞。
或许,周小姨並不像她表面上表现得那么从容和不在乎小作精李大白也走了。
“虽然我们俩发生了那个.但我想了想,现在不能对外公开我们关係。
老娘正处於事业上升期,不能因为这点子男女勾八事儿影响我的形象,老娘要做清纯玉女!”
1997年玉女掌门周惠敏全面隱退,短髮玉女梁咏棋填补市场空白。
凭藉音乐断层优势加上短髮美学和平胸。
梁咏棋成为港岛娱乐史唯一在单年內毫无爭议的玉女掌门人。
几乎是三天一上榜,五天一热搜,火的一塌糊涂。
一直到1999年柳飘飘横空出世,清纯舞女形象轰动全港。
走出一条玉女新范式,倔强与脆弱並存,千禧年玉女掌门。
可惜,后来在摄影陈师傅的镜头下,玉女变欲女不管怎么说,港岛所谓的“玉女门”营销,確实惊艷了大陆一个时代,李大白受其影响倒也正常。
事实上,青春靚丽、肌肤雪白、身材高挑的李大白还挺符合“玉女”的称號。
李大白走了之后,小绿茶也来告別。
她倒是想一直陪在方冬升身边,与其探討音乐,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
只是父母放假回家发现她居然不在,紧急连环cal她回家,参加高考。
没错,现在的大美园还是一位清纯女高。
小绿茶的指尖绞著衣角,清纯的脸蛋上满是不舍:
“导演,高考这段时间我就不能天天找您了。
四月的风要走99天才能吹到考场外。
每天晨读背单词时,我就把想对您说的话写在便利贴上,折成星星放进罐子。
等攒够99颗就穿成手炼,我再把它送给您。”
不愧是你大美园,这文艺范,绝了。
“您能帮我写一段话,每当坚持不住的时候,我就看看。”
小绿茶鼓起勇气,看著方冬升问道。
方冬升想了想,在她递过来的书上写道:
“总有人间一两风,填我十万八千梦!”
小绿茶痴痴的看著扉页上的这句话,嘴里喃喃自语著提到高考,方冬升突然想起来小台妹也要考试。
他连忙给对方打了一个电话过去。
“葛格,我好累,每天不仅要演出、录歌,还要复习,七月份就要升学考试了——”
她的声音里充满了疲惫,不过17、8岁的女孩子,承受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
湾高官期实行“大学联考”,过度强调分数,忽略学生综合能力。
一直到后来的2002年,废除“大学联招“,实施多元入学。
12月举行学科能力测验,这是其中一次“高考”。
如果考试结果不满意,7月份还有一次指定科目考试。
两次结果都可以作为考大学的凭证·
对於小台妹的高强度工作和学业,方冬升也没办法。
这是人家庭的事儿,他一个外人也不好参与。
只能承诺,等她高考结束,带她在內地游玩。
闻言,对方一阵欢呼,这是她今年听到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剪辑室內无岁月,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
《空房间这部电影的剪辑工作基本上没有什么难度。
它不靠特效,也没有复杂的音效,纯纯是用剧情和演员的表演带动推进。
“这个电影怎么说呢”
张涂仁摸著下巴,看著画面,思考了许久,他才给出了一个评价:
“邪性,但又有禪意。”
尤其是当郭小冬在监狱的里,手上画了一只眼晴。
隨著他的手移动,镜头也在不断挪腾。
掌心的眼睛代表著人们的视线,只要他不愿意翻过来,別人就看不见他。
泰铭手上的眼晴图案灵感来源於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千手千眼观音”。
千手千眼观音象徵“观照眾生、遍护眾生的无边慈悲与神通广大”。
这与泰铭在电影中作为一个超然、无言的观察者、介入者、修復者的角色高度契合。
同时它也是解读《空房间超现实氛围、主角特质以及对人类隱秘欲望、孤独与救赎独特视角的关键密码。
也完美地契合了电影“於无声处听惊雷,在空洞里见人心”的核心意境“
方冬升指出电影里的几处细节部分提出修改意见。
又给电影上了个中影双轨字幕,毕竟要拿去参赛,总得让人家老外看的懂讲的啥。
约莫过了半个月,《空房间的剪辑工作全部完成。
接下来的活就全是珠影厂的了。
厂长老王得知剪辑工作完成,立刻放下手头的工作,第一时间组织小规模看片会。
参与的都是厂里的老资歷,以及一些正在培养的“年轻导演”。
说是年轻导演,基本上每个人都在四十左右。
所有人都在期待方冬升给他们一个惊喜电影开头的几分钟,男女主並未有什么交集,就剧情创作而言,只能用平淡来形容。
但是台下坐的这群老傢伙,咳,电影人们却是聚精会神,连眼睛都不眨的盯著大荧幕因为电影开场的五分钟里,各种镜头语言从眼前划过,而且画面中隱喻的符號实在是太多了。
举个例子,后世献礼片《建国大业中,这段歷史许多人都学过。
但为什么还是有那么多人关注?
除了民族情节之外,最大的惊喜就是仅140分钟的影片,就有170多位明星参演。
只要有人物出场,就肯定是大家耳熟悉能详的明星。
就像参加了一场盛大的明星盲盒派对,一个接一个的惊喜彩蛋般层层炸开·
此时放映室的珠影厂的眾人就是这种心情。
泰铭骑摩托穿行城市,后座无人却放置行李。
泰铭近乎仪式感的用铁丝撬开高级住宅门锁。
还有猛兽与美女的雕塑等等·
这才是刚开始的几分钟,很难想像后面到底还有多少精彩的镜头!
还有电影里出现的那些意象看个一遍根本就搞不清楚“这才是电影人该看的电影!”
“不错,关键是这些镜头和隱喻符號安排的非常贴切,並不是为了炫技。”
“天才,这才是真正的天才导演!”
放映厅里的眾人低声討论著。
看片的过程中,不时有人低头在笔记本上记录著心得。
亦或是记下不理解的段落,想要私下里再找方冬升请教。
这部电影,眾人绝对是开眼了。
以往珠影厂拍摄的电影大多都是直抒胸臆,表达敬仰之情的主旋律电影。
但遇到《空房间这种寓意颇多,镜头语言嗨涩难懂的电影,他们顿时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倒不是说看不懂,只是觉得多少有些高深莫测的感觉。
不愧是拿过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的人,再看看方冬升的年纪,一群年龄四十岁起步的导演们,有些汗顏。
20多岁就能拍出这么牛逼的片子,谁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