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过度解读
第92章 过度解读
2004年,金吉德拍摄《空房间用了16天的时间。
前置工作加上后期剪辑,大概耗费两个月的时间。
方冬升没有金吉德的速度,他最快也得三个月才能完成所有工作。
有人认为《空房间改编自日本情色大师松孝二的粉红电影《无水之池。
同样的男性角色,同样未经许可钻入民居,同样行为诡异地不偷一物。
然而《无水之池是以窥视欲为基点,满足男性迷奸性心理的限制级影片《空房间没有任何情色手段,无异於用贤者模式炮製的一部玄妙电影。
尤其到了影片后半段,男主在监狱修炼隱身之术乃至成功越狱,穿梭到女主角的家中。
两人从此以若有似无的实体状態相守,简直是一则天方夜谭。
而男女主角之间“无言”的相处模式,又有点像金吉德的前作《漂流欲室。
可与前作不同的是,两人之间既没有残酷的虐恋,更无丝毫暴露的性场面。
看完之后,只会获得近乎宗教哲思的结论:
毫无一物的空,空空如也。
港岛过来的三位演员也已经到位。
分別是饰演诬陷男主警官的吴廷哗。
这位算是港岛稍微知名点的配角了,恶人专业户。
毕业於第十一期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同届同学有周星弛、梁超伟、吴振宇等。
只是同学不同命,他1984年就开始演戏。
直到95年在《精武门中饰演大师兄刘震声才有了一点点的曝光度。
出演过的影视剧有很多,但始终没有大火过,有点黄金绿叶的意思—
饰演打人狱警,当男主角“陪练”的则是谢田华。
这位目前为止最出名的角色是《古惑仔里的大天二。
之后,又出演了一部扑街音乐剧,价格贼便宜。
最后一位,饰演拳击手的港岛演员是黄德彬。
他是1988年tvb艺员训练班,与郭富程同期,但未毕业。
此时的他主要生计来源是兼职健身教练,然后才是当电影配角。
与模特女友郭羡泥分手后就独居在深水埗旧楼房。
后来他才大器晚成,成为tvb最佳男配,纽约电影电视节影帝方冬升找的这几个人都有一定要的演技,在港岛电影下行的如今里算是性价比最高的演员了。
还有一些角色,比如富有正义感的警员,方冬升让刘哗出演。
什么?
为什么港岛演员全是一些反派角色?
拜託,整部电影都没有谁敢说自己是绝对的正派还是反派。
对了,內地演员及群体不也是你们经常黑的对象吗?
大不了日后电影海报和封面上,把三位港岛演员也放在后面当背景板。
搞个四、五、六番向港岛娱乐圈致敬学习嘛。
摄影师的女友由高园园饰演,剧本就是十分轻薄的一张纸,上面也没几句台词。
但从方冬升手里接过之后,高园园奉为圭泉,翻来覆去的念著那几句台词,
这可是偶像的戏,虽然戏份不多,但是个好的开始!
拳击手的女友,李晓冉出镜饰演,大白演这种角色,绝对是手到擒来。
还剩下几个戏份非常少的角色,比如囚犯一、二、三。
肺癌死亡的老人以及儿子儿媳妇,旅游归来的一家三口等。
全部都先紧著珠影厂的演员上,也给大傢伙一个露脸的机会所有的角色定下来,场景、道具、服装也全都落位。
最后一名演员,饰演家暴男的冯远也从京城赶了过来。
方冬升带著剧组所有人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剧本围读。
时间不长,主要是戏份最多的男女演员加起来也就一句半台词。
女主角一句“我爱你”及其一声尖叫算半句,配角的台词都比他们多三天围读结束,所有演员进入剧组拍摄。
方冬升没有举办开机仪式,也没有刻意隱瞒拍摄行程。
於是,不少娱乐八卦的新闻报纸就都赶过来採访、访谈。
现在网际网路还属於萌芽阶段,大部分都是报纸八卦。
得到方冬升新电影开机的消息,影迷们非常激动。
大傢伙表示会持续关注,上映后也会到电影院支持。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方冬升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年轻不可能拍出来获奖电影。
一定是有人在背后指导,是珠影小厂为譁眾取宠推出来的代言人。
也有人认为方冬升短片获奖纯属是瞎猫撞上死耗子了。
他的第二部电影《爱·回家故事十分平淡,只不过碰上了金雅勤老人和曹俊小朋友。
这两位才是支撑起这部电影的核心。
无论是夸还是骂,方冬升都没有放在心里。
媒体嘛,给钱和流量就是爹。
就像洗脚按摩店的小姐姐们,给钱就能说你想说的话,做你爱做的事儿。
所以,嘴在人家身上,他们爱怎么说、怎么编,自己能堵住悠悠眾口?
“好,所有人注意,1號空镜,所有人都不要出现在镜头里。”
按照方冬升拍片的习惯,把简单的戏安排在第一天拍摄。
由简入难,逐渐建立演员们默契度和自信心。
此时,张涂仁正在指挥摄影师拍摄家暴男王总和女主角婷的別墅小院。
这是男主角泰铭第一次来到別墅小院。
他的两边有两座雕塑,一个是美女,一个是野兽。
从镜头语言来分析,美女代表著婷,野兽则是家暴男王总。
泰铭作为第三者闯入了两人的生活这个镜头一共在片头片尾出现了两次。
意思是导演从开头的时候就已经暗示了结局。
这可不是过度分析,而是基於剧情做了恰到好处的解读。
艺术电影就是这样,要么充斥著大量的隱喻镜头,要么就是大段大段的长镜头。
事实上,如果去掉这些也不影响人们观看电影。
但这会让爱装逼的人,影评人,艺术大师、公知大v、业內人士等眾多装逼人士很难受。
这群人看个电影都自觉高人一等,事实上,所谓的镜头语言之类不过是行业黑话罢了。
类似於后世网际网路的流行语,什么对齐颗粒度、赋能、圈层等。
主打的就是让没听说过的人不明觉厉。
听过的人则有种共同装逼,与有荣焉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