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全球首秀
第163章 全球首秀
“仅仅是一个电话亭,就把我钉在座位上90分钟!
但必须承认,这种小空间里的大爆发,简直是天才之作!它成功的让我对电话亭有了阴影!”
“走出影院还在发抖,谁能想到一部电影就一个主场景?编剧和导演是怎么想出这种疯狂点子的!”
“以为是简单的犯罪片,没想到挖到了人性那么多脏东西,看完之后心里非常难受,
但又忍不住叫好!”
《狙击电话亭上映之后,迅速在影迷之间產生口碑效应。
作为一部小成本电影,《电话亭在同时期眾多大製作中显得格外“柔弱”。
《侏罗纪公园3就不用说了。
八月初还有《尖峰时刻2在虎视耽眈。
《人猿星球
《美国甜心更是来势汹汹。
前者首周票房6800多万美元,后者首周票房3000多万美元。
当然,这些都是大製作,最高的上亿美金。
最低的《美国甜心约莫也6000万美金的製作成本。
在眾多大片中《电话亭反而成了“大鱼大肉”腻歪之后的代餐“小青菜”。
单一场景、悬疑烧脑、街头掠杀、脑洞大开—
观眾打下的標籤,反而让它成为了一部特立独行的小眾电影。
“当一部电影將核心场景压缩在街头一个不足三平方米的电话亭里。
它实际上是在进行一场高风险的敘事实验。
《狙击电话亭本周在北美院线的亮相。
这种看似反商业的创作勇气,恰恰击中了当下观眾对同质化大片的审美疲劳。
导演方冬升,是华夏甚至亚洲的天才导演,他的镜头语言呈现出惊人的克制与精准—”
《电话亭上映第三天后。
一位在美国非常有名的小眾电影评论家劳伦,在自己的博客分享著观影感。
“—在超级大片垄断市场的当下,《狙击电话亭用一个电话亭、一个演员和一把无形的枪。
证明了电影最强大的武器永远是敘事本身。
它或许不会成为年度票房冠军,但一定会在类型片史上留下独特的印记。
就像那个最终空荡的电话亭,看似微不足道,却盛满了关於人性的沉重思考。”
劳伦的文章主观性极强,被影迷们奉为“传播真理的电影家”。
这次关於《电话亭的评论,瞬间点燃了许多喜欢小眾电影和类型片的影迷。
他们纷纷走进影院欣赏这部与眾不同的电影。
环球影业抓住这波流量,著重將宣传的重心放在电话亭里的人性上。
海报:
暗蓝底色上,街角电话亭被孤灯照得惨白。
高司令佝僂在电话亭里,攥著话筒的手青筋暴起,半张脸浸在阴影里,瞳孔因恐惧放大。
额头上一枚猩红狙击点,与玻璃上的泪珠水雾形成刺眼对照。
亭外是浓墨般的黑暗,远处警灯洇出模糊红蓝。
底部撕裂感字体刻著:
“这座电话亭,装得下生死,藏不住人性。”
“《狙击电话亭北美周票房达到1502.1万美元!”
是的,在多方宣传以及口口相传的“自来水”效应下《电话亭首周就拿下如此惊艷的成绩。
或许跟同时期的大片相比,这个成绩不足一晒。
但正如相关媒体报导的那样:
《电话亭1300万的製作成本,首周票房轻鬆突破成本线,快速进入盈利阶段。
而这是那些大片还尚未达成的成就。
“方,我觉得你应该来一趟洛杉磯,我们应该为你举办一场庆功宴,你觉得呢?”
唐娜在电话里高兴的邀请道。
不是,你们老外都这么喜欢半场开香檳么?
“唐娜小姐,我觉得更大的庆功宴应该还在后面等著我们。
或许,我们可以考虑《电话亭全球上映事宜,以及加大宣传资源投入的事情,你觉得呢?”
“说真的方,有的时候我觉得你冷静、理智的过分,跟你的年龄极度不符—”
说到这里,唐娜顿了顿。
方冬升如今做的事情,好像从来就没有跟年龄符合过的。
谁家20多岁的小年轻就能低配速通三大电影节?
明明是拍文艺片的导演,结果他拍的首部小成本电影,上映一周,票房就把製作成本收回了。
“至於你说的全球上映以及追投宣传资源,我觉得以《电话亭的潜力,这些都不是问题。”
唐娜那边继续补充道:
“方,我还是觉得你应该来洛杉磯一趟,这里有很多人都想认识你。”
“当然,唐娜小姐,咱们洛杉磯见。
方冬升掛断电话,脸上带著一抹笑意。
正如唐娜说的那样,好莱坞现在有许多人都想跟他建立联繫。
原因无他,《电话亭目前的成绩以及潜力吸引他们这么做。
方冬升宣布进军好莱坞的时候,国內的媒体铺天盖地都是祝福。
门户网站的头条用加粗的红色字体写著:
“华人导演再闯好莱坞,方冬升携新作开启征程。”
娱乐版面上,曾经与他合作过的演员、影评人纷纷发声。
有人说“这是华语电影走向世界的又一步。”
也有人感慨“终於有新生代导演杀进好莱坞。”
当然,也有人说一些怪话、吃味的话,在所难免。
可另一边的好莱坞,却安静得如同死水。
毕竟每年来好莱坞的导演太多了,得看作品说话。
好莱坞的编剧们在咖啡馆里討论新剧本时。
偶尔有人提起“那个年轻的华夏导演”也只是隨口一句:
“他的风格可能不太適合这里的市场。”
然后就转身聊起了下一个项目—
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景象,就像是一面镜子。
国內的热情里,藏著对本土电影人的骄傲与期待。
只要有人踏上好莱坞的土地,就等於拿到了通往世界舞台的入场券。
而好莱坞的冷淡,则带著成熟產业的理性与傲慢。
在这里,名气和情怀都抵不过票房预期。
即便是横扫欧洲三大电影节的导演,也得从证明自己能赚美元开始—
嗯,就像是高冷的表子,只要给钱,就可以。
方冬升赶到洛杉磯的那一天,《电话亭启动全球同步上映。
英国於8月3日上映,首周票房217.5万美元。
最终票房累计达1097.5万美元法国8月5日上映,收穫414.9万美元票房。
德国8月7日上映,票房为413.3万美元。
西班牙8月7日上映,票房达589.1万美元。
亚太地区,澳大利亚票房为314.4万美元。
日本8月10日上映,首周票房80.8万美元,累计票房375.4万美元。
韩国—
上映一个半月的时间,凭藉全球各地观眾的支持《狙击电话亭全球票房总计达到1
1亿美元。
而它以较低的製作成本实现了高额的票房回报,成为电影行业以小博大的成功范例。
这可是实打实的战绩,除去成本,简单粗暴的来算,回报率高达746.15%。
这回报率,震惊好莱坞—
所以,各方势力都在打听,这究竟是谁的部下?
当然,在未来还有这么一部电影。
其製作成本1.1万美元,结果却取得了全球票房1.97亿美元的成绩。
回报率高达1790900%。
这部电影名字叫《鬼影实录。
当然了,这部电影怎么说呢,光是病毒式的宣发费用就已经让许多大製作望尘莫及。
它根本就不具有任何参考性,懂行的人都明白其中的门道。
只不过是营销號没有素材了,才会拿出来吹一吹。
“方,我想应该没有人会比狮门影业更有诚意,我觉得你可以加入我们。”
“福克斯擅长驾驭各种宏大题材,也珍视那些充满巧思的中小成本故事。
我们有顶尖的编剧团队、一流的摄影指导,更有成熟的后期製作体系,方,福克斯绝对让你失望。”
“方,《狙击电话亭的成功证明了內容的力量,这与米高梅以內容为核心』的坚守相符。
我们懂如何挖掘故事价值,加入我们,你会有充分的创作自由—”
与之前的沉寂不同,好莱坞的各方势力开始爭抢方冬升。
此时的他就像是取经路上的唐三藏,是个妖精都想过来拿拿味。
“想好了么,你决定最终跟谁合作?”
环球影业为方冬升租住的公寓里,唐娜笑著问道。
两个月前,她完全不敢相信方冬升会创造这样的票房成绩。
如果不是那件事儿发生,让民眾、政府对“枪战”“偷袭”等字眼应激。
《狙击电话亭在北美应该还会有更高的票房。
好在国际市场持续发力,老美的遭遇反而让某些国家恨不得掛横幅鼓掌庆祝。
所以,有些国家票房就格外高。
嗯,《狙击电话亭也算是那件事的代餐—
“老实说,大家开出的条件都非常优厚,我有些选择困难了。”
方冬升喝了口咖啡,嘖,真他妈苦,低头一看,居然是美式。
事实上,方冬升心里更清楚是这么回事。
八大除了正在合作的环球影业之外,其他几家都有跟他不同程度的接触。
大家看似诚意十足、待遇优厚,但事实上都保持著某种默契和平衡。
买的不如卖的精,更何况这里还是被八大把持著的好莱坞。
谁都不会私下破坏规矩,损害自身利益“唐娜小姐,我想自己攒剧组,发起项目,找好演员加盟之后再去跟电影公司合作?”
方冬升搅动著杯子里的咖啡,缓缓的说道。
闻言,唐娜的脸上浮现一抹惊讶:
“这种模式更倾向於大製作电影—莫非,你已经有想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