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5小说 > 其他类型小说 > 没钱当什么导演啊最新章节 > 第一百二十一章 拍摄大美女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第一百二十一章 拍摄大美女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122章 拍摄大美女

  据说上一次有些人对《空房间这部电影很不满。

  尤其是港岛方面,一直在抗议。

  他们认为方冬升有刻意抹黑港岛之嫌。

  港岛演员安排的角色不是黑警就是流氓,一个正面形象的都没有。

  听·.这话说的倒也没错。

  可关键是你们港岛做的了初一,就別怪人做十五啊。

  在港岛电影里,大陆经常是被习惯性、无意识的抹黑。

  比如刘德樺和张闽的《与龙共舞。

  设定没素质的表妹是京城来的知青,男主隱姓埋名取了个外號叫dl鸡。

  经常说去dl、dl偷渡客长得丑,还调侃邓—.

  而港剧里面的dl女形象要么拜金做小三、做j、一副趾高气昂鼻孔朝天没素质的模样。

  男的则是土老板暴发户的形象,又土又豪,要么就是帮派、黑社会打手等。

  如果非要找补,英殖、国民残孽等势力作崇,可回家之后呢?

  某些赤裸裸的歧视和鄙夷,用心不可谓不险恶。

  这次,如果不是韩山平在旁边劝说,注意两岸影响和电影过审,他还打算再激进一点—

  主角团只有王祖弦是港岛影星。

  当然,她是台妹在港岛发展。

  其余出现的配角,全部让银督找港岛本地演员。

  比如男主角瘫痪在床的父亲,法官、邻居等角色。

  凡是电影出现的配角,都被方冬升提前一周拉到剧组进行剧本围读。

  “这个大陆导演猴赛雷,我做演员五年了还是第一次参加剧本围读。”

  “大陆导演规矩多,听说来头很大,威尼斯最佳导演。”

  “有没有搞错哦,威尼斯最佳导演很厉害么?我看还不如金像奖。”

  港岛演员们私底下的议论,方冬升不是没听说过。

  这年头港人到大陆討口子,都是一副趾高气昂牛逼轰轰,仿佛影视下乡扶贫的鬼样子。

  更別说现在还是在港岛,他们自己的地盘上。

  “早上好,方导。”

  当然,也有例外。

  王祖弦笑著和方冬升打著招呼。

  “早,王小姐。”

  方冬升笑著回应,如今的王祖弦32岁,正处於演艺生涯的成熟阶段。

  此时的她既有少女时期的灵气,又增添了岁月沉淀的风情。

  整体给人一种清冷与嫵媚交织、古典韵味与现代气质並存的独特感觉。

  只是她眉宇间有些落寞,即使欢笑时也给人种忧鬱的伤感。

  当然,神经大条的人可能会被她的美貌所吸引,並不会注意到这些“方导,你叫我名字就可以了,我应该比你也大不了几岁。

  我听阿文製片说,你是徽省人?我也是哎。”

  方冬升笑了笑,道:

  “而且,我的家乡和皋城是挨著的。”

  王祖弦的籍贯是徽省皋城。

  93年王祖弦隨爷爷妈妈等人返乡在徽省大剧院听完了独唱《娥姑娘。

  看完侯耀樺的喜剧表演,王祖贤出场了。

  全场掌声雷动,观眾席上许多人站了起来。

  隨著越来越热烈的掌声,瀟洒飘逸的王祖弦,姍姍而来,站到台中央。

  她恭恭敬敬地向观眾一翰躬,开口就说:

  “我是正正规规的徽省人,我早就想回家乡来,今天如愿以偿,我好开心呦!

  中秋佳节已到,衷心祝愿徽省的伯伯妈妈叔叔婶婶哥哥姐姐们月圆人圆,圆圆满满——“

  在后续的参观过程中,王祖弦爷爷写了“肌肤生凉”几个字,王祖弦则是在上面签名。

  同行的人让王祖弦不要乱签名,打gg要给gg费的。

  她却笑著说:

  “给家乡的特色產业做宣传,不要钱我也愿意。”

  不仅免费为家乡做宣传,她还自掏腰包,摆了几十桌酒席,办起了王祖弦会亲午宴。

  同年她还捐资5w港幣在其籍贯柏林乡石岗村修建了徽省第一条村级柏油路当地人称呼:祖弦路。

  后来2000年徽省某报纸的记者在雪区遇到王祖弦,曾经邀请她回乡。

  当时王祖弦满脸笑意和答应和奇秦结婚一定回徽省。

  结果两人因奇秦私生子事件分手未能成行两人的情路比较坎坷,分分合合数次,私生子事件之后,两人彻底分道扬。

  后来,50岁的奇秦迎娶比自己小24岁女友的消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开来。

  大眾这才得知了他的近况。

  奇秦和他的小妻子一起养育了一对儿女,生活甜如蜜。

  王祖弦则在加拿大温哥华开设了一家艾灸养生店铺。

  长期致力於佛法修行,子然一身,独行。

  从时间上来看,大概也就这一两年的事儿。

  看著眼前风采照人,芳华正茂的大美人,方冬升心里不由得可惜。

  儘管港岛的配角们不適应这种节奏。

  但在方冬升无声的高压下,他们仍是捏著鼻子完成了剧本围读。

  “好,咔,祖弦姐,你的態度要再强硬一点,要表现出这件事上你自己的態度。”

  自从上次关於“老乡”的交谈后,王祖弦便“无理取闹”的要求方冬升叫自己姐。

  在她看来,方冬升属於是娘家人。

  这段戏的故事背景:

  王尔德和丽敏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可隨著女儿梅梅的渐渐长大,夫妻两人的教育理念却逐渐出现了偏差。

  妻子丽敏想要一家人出国,从而让女儿接受更好的教育。

  而丈夫王尔德则因为有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父亲需要照顾,不愿意也无法离开。

  矛盾就这样產生了。

  两人因为这件事还闹上了离婚的法庭。

  当法官听完两人的陈述后,感觉他们的离婚理由极不充分,於是拒绝。

  丽敏为了抗议选择搬回了娘家,至此一场噩梦正大步向他们走来。

  由於没有了妻子的支持,丈夫王尔德白天需要上班,所以只能聘请一个保姆来照顾年迈的父亲——.

  方冬升站在监视器后面,欣赏著“二王”的表演。

  王尔德作为面临家庭破裂与法律纠纷的中年男性,內心充满矛盾与隱忍。

  所以王志文在塑造这个角色的时候,嗓音沙哑,精神颓废。

  在法庭上陈述事实时,他刻意放慢语速,在“我必须照顾父亲”等台词中加入沉默间隙。

  通过声音的“空”来表现角色因道德压力產生的失语感,情绪克制。

  这种表演延续的是他“以细节构建真实”的风格。

  方冬升越看越觉得牛逼。

  同样,王祖弦的表演也不甘示弱。

  “我的女儿不该在谎言里长大。”

  她冷冰冰的说著,髮丝凌乱地垂在眼下。

  曾经顾盼生辉的丹凤眼此刻蒙著层浑浊的雾气。

  见状,方冬升想起她在《青蛇里白素贞水漫金山时的癲狂。

  不同彼时,此时她的表演里多了层现实中年女性被生活磨钝的钝痛。

  她探身向前的瞬间,藏青色毛呢大衣下摆滑落膝盖,露出紧绷的小腿。

  对桌的王尔德著诊断书的手微微发抖,这个动作似乎触怒了她。

  王祖弦猛地抓起玻璃水杯,杯底磕在金属桌面上发出刺耳声响:

  “你以为用老年痴呆就能困住我?你有考虑过梅梅以后的发展么?!”

  精彩,真他娘的精彩。

  经过程小冬,徐老怪,王京等眾多导演的教导。

  此时,王祖弦的演技已经让人可以忽略她精致的长相,拥有超过许多圈內演员的演技,

  不过....唯一表现拉的是,大蜜蜜。

  当然,此时的蜜蜜才13岁,虽然已经出演许多影视剧,但归根结底还是小孩。

  “咔,蜜蜜,你过来一下。”

  方冬升朝片场的方向喊了一声。

  “好。”

  “蜜蜜,这场戏核心是你反应,听到爭吵瞬间,你要通过瞳孔放大、身体微缩、肩膀紧绷表现惊嚇方冬升儘量讲的慢一些,同时,手上拿著铅笔开始在纸上画著简笔画:

  “爸妈现在就像两个炮仗在炸,但你不是观眾,你把自己想像成是他们中间这根小引线..”

  “当爭吵升级时,也就是他们越来越大声,你应该配合他们表现出慌乱闪躲的眼神。

  以及泛红眼眶和欲言文止的动作。

  最后,当爸爸妈妈提到离婚时,你控制泪水缓慢滑落,配合压抑的抽壹和低垂的姿態。

  詮释自责与绝望—

  最后,爭吵平息后,用饱含失望与希冀的眼神交替望向父母,完成情绪收尾。

  注意每个反应间的节奏层次,用真实的情感流露带动观眾共情—.—”

  13岁的杨蜜,既有少女的天真烂漫,也有在片场摸打滚爬出来的从容。

  方冬升不担心自己说的这些话她听不懂。

  相反,他已经儘量照顾她的年龄。

  这些话,其他导演应该不止一次跟她说过。

  她所饰演的梅梅是个14岁的青春期少女,为人聪慧,性格敏感、內向且早熟。

  她夹在父母激烈的离婚和移民爭执中,在电影的后期,还被迫在法庭上做出关键证词:

  关於父亲是否知道保姆女工怀孕。

  她目睹了成人世界的谎言、妥协和道德困境。

  在忠於父亲家庭和说出真相之间做出选择。

  而她的决定將深刻影响所有人的命运,也標誌著她的“成人礼”。

  就像评论说的那样:

  《一次別离里没有好坏人之分,只有每个人站在自己角度上的无奈和悲惨,而这就是生活··—·

  港岛演员们再次见证大陆导演和港岛导演拍戏的区別:

  大陆导演拍戏真的太慢,太细,太较真了!!!

  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港岛流行过所谓“七日鲜“的说法。

  製片商为降低成本风险,將剧本筹备、拍摄、剪辑到上映全流程压缩至57天完成。

  周四立项后迅速搭建团队,周末边拍边改剧本,周一完成拍摄,

  周二完成剪辑冲印,周三送审並同步分发影院。

  当然,这种高强度製作导致年產量激增但质量参差。

  成为五十年代“粤语片清洁运动“的导火索之一。

  一直到七十年代后隨著邵氏等大型製片公司完善工业化体系。

  製作周期逐步延长至20天至一个月,演变为“一月鲜“模式。

  整体上来看,即使是现在,港岛电影的製作周期仍然是比较短,

  像胡津銓或者墨镜王慢慢琢磨然后精雕细刻拍摄影片的导演並不多。

  更多是像王京、灼雋等之类“快枪手”

  反倒是王祖弦挺適应这种拍摄进度,让她有足够的时间去仔细揣摩角色心理。

  “方导,这部电影你是想要送去电影节拿奖是么?”

  化妆间里,正在补妆的王祖弦突然问道。

  方冬升点头,这倒不是啥秘密。

  导演冲奖,演员们也有露脸的机会。

  “我还是蛮看好咱们这部电影的,前两天我在徽省老家的亲人给我电话。

  说我有个堂弟,今年高考填报了北大,希望他也能像你一样成功。”

  王祖弦从镜子里笑呵呵的看著身后拿著剧本皱著眉头的方冬升。

  “那这是好事儿,祝他成功。”

  方冬升头也不抬的说道。

  接下来的戏份就是之前所涉及到宗教的事宜,原片是绿。

  不过方冬升改成了基督,毕竟这个节骨眼,还是不要招惹它为好“我觉得你长得还挺像我那位报考北大的堂弟。”

  “嗯,徽省男人长得帅,女人长得漂亮。”

  如果改成了基督,那么女工就要对著《圣经发誓。

  这也没毛病啊·

  “扑。”

  王祖弦却是被方冬升下意识的话给逗乐了。

  虽然方冬升比她小了十岁,但她总觉得对方十分亲切。

  这种感觉就蛮神奇虽然她生长在湾省,工作在港岛就是了。

  方冬升抬头,不太理解王祖弦为何突然发笑。

  不过看著倒是挺赏心悦目。

  整整一个月的时间,《一次別离才完成一半的进度。

  故事虽然简单,但是镜头调度、场景布置却耗费了许多精力。

  尤其是拍摄方面,此刻方冬升无比感谢自己请了顾长伟这尊大神坐镇。

  摄影机的晃动,复杂的场面调度,无法辨別內部结构的场景,各种景框和玻璃门窗的格挡。

  再加上港岛这种既繁华又逼仄的城市空间。

  让人在观影的过程中一直处於压抑、纠结、疏离的情绪中。

  而这些,全部通过镜头语言表达的淋漓尽致。

  如果只凭张涂仁,这部电影还真不一定能拍下来。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