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老师!您可真会挑软肋下手!
	
	
 
 
	  陶煜没有注意到宋惜尧的小动作,仔细回味萧朔的那张试卷。
  “我的主攻方向是核反应堆,那张试卷上面有这方面的试题。”
  “你的解题方式,明显不是核电站的应用方向,而是舰载反应堆的方向。”
  “心服口服!”萧朔再无异议。
  人家可是龙科院院士,在他的专业领域,自己的解题方式,他能看不透吗?
  舰载反应堆又分核潜艇跟航母,两者又有很大不同,陶煜的专业性那么强,知道两者的差异并不奇怪。
  “加入我的项目组吧,你的专业知识已经达到要求。”
  虽然舰载反应堆跟核电站反应堆有很大区别,但基础差异不大。
  萧朔的专业知识足够,物理基础更是难得一见,这样的人才必须珍惜。
  “我……”萧朔激动得差点就要答应了。
  有跟导师搞核电站的基础,将来搞舰载反应堆能简单很多。
  可问题是……
  当前最紧要的目标还是赚钱。
  没钱什么都搞不起来。
  不仅要赚钱,还要凭借自己的优势带动龙国的基础工业。
  只有足够强大的基础工业,才能支持航母建造。
  工业达不到,航母建不成,就算建成了也不过是个靶子,没有拒敌于千里之外的能力。
  陶煜知道萧朔会犯难,微笑着道:“我去鲁省考察过,那里有几个适宜地区。”
  即便这样也无法打动萧朔。
  核电站很重要,但那不是非自己不可,有陶煜带队,肯定能够建成。
  航空母舰!
  离了自己真的不行!
  按照正常的时间线,要27年以后,龙国才会有自己的航空母舰。
  太久了!
  萧朔十年以内就要把航空母舰的基础打下来。
  “导师!虽然我很想加入你的项目组……”
  不等萧朔把话说完,陶煜说出了一个萧朔无法拒绝的条件。
  “我听说,你的三家企业都使用来自汉斯的数控半自动生产线?”
  “以青城现在的电力条件,支持青城日化的全力运转,应该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等到青城通讯投产,万人级企业的用电量,根本不是青城能承受得起的。”
  “再到你的青城汽车投入生产,鲁省都担负不起那么大的用电量。”
  “虽然你得到了鲁省和青城的全力支持,但他们也不可能不顾民生,把电力资源全都给你。”
  “老师!您可真会挑软肋下手啊!”萧朔苦笑着道。
  担任青城日化的厂长都快四年了,虽然他的直接控制只有两年半,但他知道青城的电力情况。
  现在的生产还是以手工为主,等到青城日化的数控半自动生产线投产,用电压力就会很大很大。
  搞不好,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日产八十万,那是建立在各项基础有保障的情况下。
  电力供应不足,时不时来一个电网超负荷,全市停电,青城日化的产量可能还不如现在。
  普世的生产线在龙国卖不出去,主要原因是这个!
  已经有案例。
  南边沿海地区有些工厂买了高端生产线,却因为电力供应不足而只能闲置,白白浪费好多钱。
  青城也算是全国闻名的重工业城市,市委肯定得优先国有企业的用电需求,从他们那里抠出来一些给青城日化。
  等到青城通讯投产……
  青城为了发展,就只能从国有企业那边调配电力资源。
  然而,就算是这样,也无法满足青城通讯的电力需求。
  青城日化肯定得打回原形!
  80万买回来的数控半自动生产线,只能拆了放进仓库里。
  白白浪费一大笔资金!
  青城汽车不放在青城,而是转到淄城,也是有电力资源的问题。
  眼见萧朔意动了,陶煜拿出一份文件:“这是国院给我下达的任务。”
  “五年以内,必须在鲁省规划一座可以投入使用的反应堆!”
  “两个五年计划,要保证鲁省城市地区的电力供应。”
  “不止我接到了这个任务,水电、风电、火电,全国几百个项目组接到了电力保障任务。”
  “这是一场全国范围的电力革命!”
  全国都在追求发展!
  十亿人要吃饱饭!
  国家的布局,岂是萧朔能够看透?
  全国范围的布局,也不是区区两家万人级企业能够左右。
  只不过,因为三十亿的融资,国院给与高度重视,指定多个项目组专家前往鲁省。
  不然的话,也不会派陶煜这样的院士级人物前往鲁省搞核电站。
  萧朔认命了:“这是我逃不掉的。”
  供电不足,他的三家企业形同虚设。
  财政部不能让那六亿投资打水漂,萧朔也不能让他的心血打水漂。
  核电站!
  必须尽快建起来。
  萧朔等不了五年。
  必须全身心投入,在两年内搞出一座核电站。
  有卡池天赋给的200%的核工业提速,萧朔有信心。
  只有在两年内保障鲁省的用电需求,他的三家企业才能运转起来。
  他的生产线也要一年以后才能到岸。
  “呼!”陶煜轻轻呼了口气。
  在批阅萧朔的试卷的时候,他一而再的研究,发现这是个搞核反应堆的天才。
  虽然他主攻舰载反应堆,但他对材料的研究,以及各方面的数据把控,不是团队任何一个学生能够比拟的。
  很多地方,陶煜都自愧不如。
  这样的天才不拉进自己的团队,陶煜都没信心五年内建成一座反应堆。
  “我去做报告,你去找校长吧,他应该有很重要的事情。”
  萧朔本就大方,一年前就在学校里疯狂撒币,现在的成就更高,能拿出来的钱更多。
  好多导师盯着这个香饽饽。
  比起一年前,有更多团队想去萧朔的企业实践。
  邹祥忠的待遇早就传回学校。
  萧朔不给任何约束,不提任何条件,全盘接受邹祥忠的建议。
  80万的巨款,眉头都没皱一下,就应了邹祥忠的要求。
  那是国企给不了的待遇。
  在各项条例的束缚下,很多团队的实践不可能放开手脚。
  邹祥忠在萧朔那里都是为所欲为了!
  这样的实践环境谁不想去?
  不怕钱少,就怕事多。
  萧朔那里不仅钱多事还少。
  做梦都梦不到的实践环境啊!
  喜欢改开下岗?超级帝国!启动请大家收藏九若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