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折纸的决意
	
	
 
 
	  校外临时集结区域,鸢一折纸熟练地检查着身上这套AST标准制式CR-Unit的性能参数。
  白色的“莫德雷德”测试机已经归还DEM社,此刻她穿戴的是那套熟悉的、略显笨重的黑色基础装备。
  引擎的嗡鸣不如测试机那般流畅,随意领域的生成效率也低了一个档次,但对她而言,这已足够执行当前的任务。
  “折纸!情况如何?” 队长燎子操控着同样款式的CR-Unit,降落在她身边。
  折纸的目光透过显现装置的面甲,死死锁定着前方半毁的校舍,声音冰冷而毫无波动:
  “持续压制射击已进行三轮,目标精灵未有现身迹象。”
  她手中那把沉重的六管加特林机枪正散发着硝烟的气息,枪管因高速旋转射击而微微发烫。
  这并非搭载了显现装置技术的对精灵武器,仅仅是普通的火药动能武器,威力不足以对精灵造成致命威胁,但用来摧毁建筑结构、逼迫目标离开掩体,绰绰有余。
  “啧,躲得真够沉得住气。”
  燎子咂了咂嘴,同样望向校舍,“根据热源和灵波反应,精灵确实还在里面……等等!那是什么?!”
  燎子突然提高了音量,声音带着惊疑:
  “热感应显示,校舍内,精灵所在的区域附近,还有至少两个……不,三个生命反应!其中两个非常微弱,像是普通人!怎么可能?避难应该已经结束了!”
  “普通人?”
  折纸的心猛地一沉。她立刻调整面甲上的观测模式,聚焦于那间她再熟悉不过的教室方向。
  高精度的热成像与灵波扫描数据瞬间反馈到她的视网膜上。
  其中一个生命反应散发着强烈的、独一无二的精灵灵波,无疑是目标【公主】。
  另外两个生命反应……灵力波动极其微弱,疑似精灵。而其中一个的生命体征信号和轮廓……
  (——士道!)
  折纸的瞳孔骤然收缩。那个信号,她绝不会认错!是士道!他为什么会在这里?!他不是应该去避难了吗?!
  巨大的恐惧如同冰锥般瞬间刺穿了她的心脏。
  AST的流弹,甚至是精灵本身不可控的力量……任何一点意外,都可能让身处其中的士道瞬间殒命!
  没有丝毫犹豫,折纸如同丢弃烫手山芋般,猛地将手中沉重的加特林机枪抛在地上,发出“哐当”一声巨响。
  “折纸?!你要做什么?!”燎子惊呼。
  折纸没有回答。背后的推进器爆发出远超常规输出的功率,喷吐出炽热的蓝色火焰!
  她如同一条发现猎物的猎豹,身影化作一道离弦的利箭,以近乎失控的速度,悍然冲向校舍!
  “砰——!”
  教室本就摇摇欲坠的墙壁,在折纸裹挟着随意领域加持的猛烈撞击下,如同纸糊般轰然破碎!碎石和烟尘四散飞扬。
  折纸的身影冲破烟幕,稳稳落在教室中央。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雷达,瞬间扫过全场,将教室内的景象尽收眼底:
  目标精灵【公主】手持巨大的王座之剑,一脸警惕和敌意地瞪视着她。
  坐在【公主】对面,脸上还带着惊愕和些许茫然的,正是五河士道。
  而站在稍远处,倚靠着讲台,周身散发着冰冷寒意与无形威压,那双金色眼眸正带着一丝玩味和居高临下的审视望过来的。
  ——是那个代号【天裁】的精灵!是那个疑似千夏,但气息却截然不同的危险存在!
  (三个……都在这里!士道和两个精灵在一起!)
  心脏几乎要跳出胸腔。
  尤其是【天裁】的存在,让折纸的危机感飙升到了顶点。
  在上次作战中,这个精灵拥有仅仅是使用能力产生的气浪就能瞬间毁灭一片工业区的力量。
  在正面作战中更是击败了世界第一魔术师和第五魔术师艾伦和真那,甚至dem社的数条空中舰和配备武装力量都被碾压,其危险性远非初现的【公主】可比!
  她绝不能允许士道待在这种怪物身边!
  几乎是条件反射,折纸立刻通过内置通讯器,用最简洁、最急促的语气向燎子报告。
  同时目光死死锁定着千夏,不敢有一丝一毫的移开:
  “发现目标精灵【公主】!重复,发现【公主】!同时确认代号【天裁】在场!现场存在普通民众,一名!请求紧急支援!重复,请求紧急支援!”
  她的声音透过CR-Unit的面甲传出,带着金属摩擦般的冰冷质感,但仔细听,却能察觉到那隐藏在极致冷静下的、一丝几乎无法捕捉的颤抖。
  报告完毕,折屏住呼吸,全身的肌肉都紧绷到了极点。
  她微微压低重心,右手已经握住了固定在腿部装甲上的近战战术匕首的握柄。
  她的眼神如同最锐利的刀锋,一眨不眨地钉在千夏身上。
  她在评估,在计算。 她在寻找任何一个可能的破绽。
  她在等待【天裁】可能发动的任何攻击前兆。
  只要千夏有任何一丝异动——无论是抬起手指,眼神微变,还是周身的空间产生哪怕最细微的涟漪
  ——折纸都会毫不犹豫地爆发出全部的力量,哪怕是以自身为盾,也要在第一时间将士道从这间危险的教室里强行带离!
  空气仿佛凝固了。教室一方是严阵以待、杀意内敛的AST精英折纸。
  另一方是疑惑警惕的十香、惊慌担忧的士道,以及看似慵懒随意、实则掌控着全场空间的千夏。
  一场因误解、责任与守护欲而引发的对峙,在这弥漫着硝烟与尘埃的破败教室中,悄然达到了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