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5小说 > 其他类型小说 > 江湖旧梦,剑影梅香最新章节 > 第七章 道观借力,密信传警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第七章 道观借力,密信传警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玄机子的拂尘在晨光中扫过草叶上的露珠,语气平和却自带一股让人安心的力量。陆惊寒握着银剑的手微微松动,目光落在老道身后几个道童身上——他们虽背着剑,却无半分敌意,显然是真的来接应的。

  “多谢道长等候。”陆惊寒收剑入鞘,拱手行礼,“晚辈陆惊寒,身旁是落云阁的沈清欢、沈砚秋二位,还有户部侍郎之子苏小棠。此番冒昧前来,叨扰道长了。”

  玄机子捋了捋胡须,目光在几人身上扫过,最后落在沈砚秋肩上被绑得严实的吴头领身上,眼底闪过一丝了然:“张掌柜已托人传信,说几位带着重要人证和证据,需在观中暂避。观中已备好客房和汤药,随贫道来吧。”

  清风观建在青峰山顶的平地上,青砖灰瓦隐在云雾间,门前两株古松挺拔,透着几分出尘之气。进了观门,道童们熟练地接过几人的行囊,引着苏小棠去客房休息,玄机子则带着陆惊寒三人往三清殿旁的静室走。

  静室陈设简单,只有一张木桌、几把竹椅和一个煮茶的炭炉。玄机子亲手煮了茶,倒在粗陶杯中:“山中粗茶,几位将就着喝。”他推过茶杯,话锋一转,“张掌柜信中说,几位牵扯到藩王谋逆之事,还拿到了知府勾结藩王的证据?”

  陆惊寒取出贴身的锦袋,将吴头领的供词和那枚知府令牌放在桌上:“道长请看。这是黑风寨吴头领的供词,上面详细说了知府如何为藩王通风报信、掩盖劫银罪行;这枚令牌则是从吴头领身上搜出的,能证明他与知府府衙的联系。”

  玄机子拿起供词,逐字逐句地看,眉头渐渐皱起。看完后他将供词放回桌上,沉声道:“藩王野心竟如此之大,连赈灾银都敢动,还想勾结边关将领起兵……此事若不及时阻止,怕是要天下大乱。”

  “我们本想将证据送回京城,交给我父亲,可知府已封了驿站,还发了通缉令,说我们是劫银盗匪。”陆惊寒无奈道,“如今只能求助道长,看您能否联系上京城的可靠之人,将证据送进去。”

  玄机子沉思片刻,说道:“贫道与京城国子监的李大人有些交情,李大人为人正直,与你父亲也是好友,定不会坐视藩王作乱。只是送信需避开官府耳目,观中弟子中有个叫清风的,擅长易容和追踪,让他去最为合适。”

  沈清欢闻言,松了口气:“有劳道长了。只要证据能送到京城,我父亲和李大人定能在朝堂上弹劾藩王,阻止他的阴谋。”

  “不过此事还需谨慎。”玄机子话锋一转,“清风出发前,需先确认李大人的近况。藩王在京城势力不小,若是李大人已被他监视,贸然送信只会打草惊蛇。贫道这就让人去山下打探消息,顺便给清风准备易容的衣物和通关文牒。”

  几人正说着,门外忽然传来一阵轻响,道童清风推门进来,躬身行礼:“师父,山下传来消息,知府派了两队官兵,正在青峰山下的小镇搜捕,说是要找‘勾结盗匪的朝廷钦犯’。”

  陆惊寒脸色微变:“知府动作真快,竟追查到青峰山来了。”

  玄机子却神色平静:“无妨。青峰山地势险峻,只有一条小路能上山,贫道已让人在半山腰设了关卡,借口‘山中修缮,暂不迎客’,官兵进不来。只是他们在山下搜捕,怕是会影响清风送信。”

  清风却上前一步,语气坚定:“师父放心,弟子有办法。山下小镇有个成衣铺,铺主是弟子的远房亲戚,弟子可先易容成普通百姓,从后山小路下山,再搭乘铺主的货船去京城,定能避开官兵。”

  玄机子点头:“好,就按你说的办。你即刻去准备,天黑后就出发。记住,路上务必小心,若遇到危险,先保自身安全,证据可以日后再送。”

  清风领命而去。玄机子又对陆惊寒三人说:“几位这段时间就安心在观中待着,不要外出。观中弟子会轮流守在山腰关卡,一旦有动静,会立刻通报。”

  接下来的几日,陆惊寒三人就在清风观中暂住。沈清欢每日帮陆惊寒换药,看着他左臂的伤口渐渐愈合,心中的担忧也少了几分。沈砚秋则时常与玄机子讨论江湖局势,想联合更多江湖门派,以防藩王派影卫来观中灭口。苏小棠则跟着道童们读书写字,偶尔去观后的菜园帮忙,倒也过得安稳。

  这日午后,沈清欢正在院中练剑,忽然看到清风观的弟子神色匆匆地往静室跑。她心中一动,收剑跟了过去,刚到静室门口,就听到玄机子的声音带着几分凝重:“……消息可靠吗?李大人真的被藩王诬陷,关入大牢了?”

  “千真万确。”弟子的声音带着焦急,“山下的探子说,三天前,藩王指认李大人‘通敌叛国’,还拿出了伪造的书信,皇上震怒,当场将李大人打入天牢。现在京城到处都是藩王的人,陆大人也被监视起来了,根本无法与外界联系。”

  沈清欢心中一沉,推门进去:“道长,这可怎么办?李大人被抓,陆大人被监视,清风就算把证据送到京城,也没人能帮忙弹劾藩王了。”

  陆惊寒和沈砚秋也闻声赶来,听到消息后,脸色都变得难看。陆惊寒攥紧了拳头:“藩王好狠的手段!竟然连李大人都敢诬陷,看来他是想彻底掌控京城的局势,为起兵做准备。”

  玄机子叹了口气:“如今情况危急,仅凭我们几人,怕是难以阻止藩王。看来只能走第二步棋——联合江湖势力。”他看向沈砚秋,“沈少侠,落云阁在江湖上声望颇高,若是你能以落云阁的名义,写信给武当、少林、峨眉等门派,请他们派弟子来清风观议事,共商对抗藩王之事,或许还有转机。”

  沈砚秋点头:“好!我这就写信。只是江湖门派众多,有些门派与落云阁并无往来,怕是不会轻易答应。”

  “无妨。”玄机子说道,“贫道也会写几封信,给与清风观有交情的门派。只要我们能说动几个大派,其他门派定会跟风响应。藩王想勾结江湖势力,我们就先一步联合江湖力量,让他无可用之兵。”

  当下,沈砚秋和玄机子立刻动笔写信。沈清欢则帮忙研磨,陆惊寒则在一旁思考,如何才能让信件安全送到各大门派手中——毕竟知府的人还在山下搜捕,若是信件被截获,不仅会打草惊蛇,还可能连累各大门派。

  “或许可以让观中的弟子分头送信。”陆惊寒提议道,“每个弟子负责一个门派,易容成不同的身份,从不同的路线出发,这样就算有人被抓,也不会影响其他信件的传递。”

  玄机子点头:“这个主意好。观中弟子都是贫道一手教出来的,忠诚可靠,且熟悉各地的路线,让他们送信最为合适。”

  傍晚时分,信件终于写好。玄机子召集了十几名得力弟子,将信件分发给他们,仔细叮嘱了路线和注意事项。弟子们领命后,立刻去准备易容的衣物和行囊,连夜出发。

  看着弟子们的身影消失在夜色中,陆惊寒心中却依旧有些不安:“道长,就算我们联合了江湖势力,可藩王有官府和影卫相助,还有可能勾结了边关将领,我们能打得过他吗?”

  玄机子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坚定:“陆公子放心。江湖儿女虽无官府的权势,却有一颗侠义之心。只要我们揭露藩王的阴谋,让天下人知道他的野心,就会有更多人站出来反抗他。而且藩王勾结边关将领之事,未必是真——边关将领大多忠心耿耿,不会轻易被他蛊惑。”

  沈清欢也点头:“道长说得对。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各大门派的回复。只要他们能赶来清风观,我们就有足够的力量,对抗藩王的影卫和官府的人,还能保护证据,等陆大人找到机会,再在朝堂上弹劾藩王。”

  夜色渐深,清风观的灯火渐渐熄灭,只有静室的灯还亮着。陆惊寒、沈清欢、沈砚秋和玄机子围坐在桌旁,讨论着接下来的应对之策。虽然前路依旧充满未知和危险,但他们心中都充满了希望——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跨不过的难关。

  就在这时,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道童清风浑身是伤地跑了进来,手里紧紧攥着一个信封:“师父!陆公子!弟子……弟子回来了!这是……这是陆大人托人转给您的密信!”

  陆惊寒心中一喜,赶紧上前扶住清风:“清风,你没事吧?我父亲怎么样了?”

  清风喘着粗气,将信封递给陆惊寒:“陆大人……陆大人还好,只是被监视得紧,无法亲自写信,这封信是他口述,让心腹偷偷送出京城的。弟子在去京城的路上,遇到了藩王的影卫追杀,多亏陆大人的心腹帮忙,才得以逃脱,只是……只是没能将证据交给陆大人。”

  陆惊寒接过信封,手指有些颤抖。他拆开信封,快速读了起来,脸色渐渐变得凝重。沈清欢和沈砚秋凑过来,只见信上写着:“藩王已暗中调兵,半月后将在江南起兵,目标直指京城。速联合江湖势力,守住江南要道,阻止叛军北上。我已联系忠良将领,待时机成熟,便会在京城起兵,内外夹击,平定叛乱。”

  “半月后……藩王竟要在江南起兵!”沈砚秋震惊道,“我们必须尽快联合江湖势力,守住江南要道,不然叛军一旦北上,京城就危险了!”

  玄机子也神色凝重:“看来我们没时间等所有门派的回复了。明日一早,贫道就亲自下山,去附近的门派求援,争取在三日内集齐足够的人手,前往江南要道布防。”

  陆惊寒点头:“好!我和清欢、师兄也一起去。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沈清欢握紧玄剑,目光坚定:“没错。我们一定要守住江南要道,阻止藩王的叛军北上,为陆大人在京城争取时间。”

  夜色中,静室的灯火依旧明亮。几人围坐在桌旁,开始制定明日下山求援的计划。虽然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但他们心中都充满了斗志——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家国安宁,他们必须全力以赴,对抗藩王的叛乱。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