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55小说 > 都市言情小说 > 重生港岛,主导科技战最新章节 > 第603章 胡老板一语点醒华耀双雄,盘古大模
加入书架 错误举报

第603章 胡老板一语点醒华耀双雄,盘古大模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第603章 胡老板一语点醒华耀双雄,盘古大模型战略升级

  胡江山指尖还残留着手机屏幕的微凉,唇边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

  就像卢书蕾,前世在行业峰会见过几次,每次也只是隔着人群点头示意,连多余的寒暄都没有,勉强算个“脸熟”的陌生人,现在倒好,卢书蕾主动联系求交流。

  既然如此,那就加呗,对方是美女,拒绝不了一点儿。

  刚抬头,就撞见徐志军促狭的眼神。

  徐志军手肘搭在桌沿,手里转着个空咖啡杯,笑着开口:“胡老弟,行啊!刚才看你对着手机笑,那姑娘跟你聊得挺投机吧?我瞅着她上次在展会看你的眼神,就觉得不对劲,这是对你有意思啊!”

  胡江山闻言一愣,下意识地正了正衬衫领口,脸上多了几分窘迫:“小徐总,您这说的哪跟哪啊?就是谈工作,她想跟我们聊材料合作的事,您可别瞎猜。”

  “瞎猜?”徐志军把咖啡杯往桌上一放,声音透着笃定,“我徐志军看人的眼光,在华耀可是出了名的准!不信你问老王,上次他在市场部……”

  坐在对面的王成东正用小勺搅着咖啡,闻言忍不住笑出声,指尖夹着的小勺轻轻晃了晃:“你可别拿我当挡箭牌,就你那眼光,上次把合作方的销售经理认成技术总监,还跟人聊了半小时芯片设计,还好意思说准?我看也就那样,没那么神。”

  “哎呦呦呦,老王你今天是跟我杠上了是吧?”徐志军故意拉长了语调,身子往王成东那边凑了凑,“平时开会你要么不说话,要么就跟我争方案,今天怎么还管起我看人的眼光了?”

  王成东放下小勺,无奈地叹了口气:“我话啥时候少过?谈正事的时候,我向来能说,倒是你,总在这些无关紧要的事上插科打诨。”

  “那你说说,现在咱们聊的算不算正事?”徐志军挑眉追问。

  “怎么不算?”王成东立刻坐直了身子,眼神转向胡江山,语气也认真起来,“胡老弟在这儿,咱们聊的都是芯片、产能的事,哪件不是正事?难不成跟你扯闲话才叫正事?”

  胡江山坐在一旁,看着这俩华耀的老大哥像俩孩子似的拌嘴,忍不住低笑出声。

  其实前世他就听过不少关于这两人的传闻,说他们在董事会上能为了一个技术方案吵到脸红脖子粗,有次为了“要不要引进国外蚀刻设备”,居然在会议室里拍了桌子,最后徐志军气不过,抓起桌上的烟灰缸就往王成东那边扔,结果被路过的总裁撞见,还调侃他俩“比年轻情侣还能吵”。

  但传闻归传闻,胡江山清楚,这两人的脾气都是对事不对人。

  会上吵得再凶,散会了照样能勾肩搭背去吃大排档,喝着啤酒聊行业趋势。

  他们都是华耀的老人了,从公司刚做通信设备时就跟着干,一路看着华耀从代工走到自研芯片,这份一起扛过风浪的情分,可不是几句争吵就能淡的。

  “两位老总,别吵了,”胡江山笑着打圆场,“再吵咖啡都凉了,咱们还是聊聊正事吧,王总刚才说,有新订单要跟我谈?”

  徐志军和王成东对视一眼,都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徐志军朝着服务员抬了抬手,声音透着爽朗:“再来三杯美式,不加不加奶,麻烦快点!”

  等服务员应声走了,徐志军才转向胡江山,语气软了些:“刚才跟你开玩笑呢,别往心里去,确实有正事。”

  王成东也跟着点头,手指在桌上轻轻敲了敲:“胡老弟,其实我们俩上周就想找你了。这段时间华耀忙着对接阿里的手机芯片订单,又要赶升腾 910的迭代测试,天天加班到半夜,一直没腾出空。现在总算能喘口气,就想着跟你好好聊聊,今晚咱们找个馆子,点几个硬菜,边喝边谈,怎么样?”

  胡江山闻言笑了,端起桌上的白水喝了一口:“王总,您这话题转得也太快了,前一秒还说正事,后一秒就奔着喝酒去了?”

  “这你就不懂了吧?”徐志军立刻接话,眼里闪着光,“有时候在酒桌上聊事才敞亮!上次我跟老王为了产线优先级吵得不可开交,后来在酒桌上喝了两杯,他说芯片要先保手机,人工智能可以缓半个月,我一想也对,当场就定了,比在会议室扯一下午管用多了!”

  胡江山故意拖长了语调:“哦?这么说,小徐总和王总这是酒桌谈判法啊?”

  “那必须的!”徐志军拍了下桌子,“有时候争执不下,就靠酒水见真章,几杯酒下肚,脑子一清醒,事儿就好办了。”

  “好家伙,这哪是谈事,分明是拼酒啊!”胡江山笑出声,心里却觉得这两人的相处方式挺实在——不绕弯子,有话直说,比那些虚头巴脑的商业应酬舒服多了。

  王成东和徐志军也跟着笑,刚才拌嘴的劲儿早没了。

  等服务员把三杯冒着热气的美式端上来,王成东端起杯子抿了一口,语气瞬间严肃起来:“胡老弟,跟你说正事。刚才跟阿里的人聊天,你说江山集团的产能没问题,这事能拍板吗?我们接下来要上人工智能芯片的项目,对芯片的需求量大,还得保证供货速度,可不能出岔子。”

  胡江山放下水杯,手指在桌沿轻轻划了划,语气笃定:“王总您放心,产能绝对没问题,不会耽误手机芯片的供应。三个月前我们就对产线做了升级,把原来的制程设备改造了一半,现在每月能多产 30万片芯片,算下来,大概还有百分之四十的产能空着,随时能接新订单。”

  “百分之四十?这么多?”王成东手里的咖啡杯顿了顿,眼神里满是惊讶。

  徐志军也凑了过来,声音里带着不敢信:“胡老弟,你们江山集团这次投入不少吧?我听说同行升级一条 14纳米产线,光设备就了 20多个亿,你们能腾出这么多产能,投入肯定少不了!”

  胡江山摸了摸后脑勺,嘿嘿笑了两声,没直接接话。

  他心里清楚,这次升级其实没多少钱,总共也就两三个亿。

  这要是说出去,行业里的人怕是要惊掉下巴,毕竟一条标准的半导体产线,随便买几台光刻机、蚀刻机,就得十几亿,还不算厂房、人工、研发的钱,有些外企甚至要砸几十亿美元。

  当然,这话不能跟王成东和徐志军说。

  一来他们肯定不信,觉得他在开玩笑。

  二来这是江山集团的核心机密,说了容易惹麻烦。

  好在这两人都是懂规矩的人,知道商业机密不能乱问,见胡江山没细说,也没再追问,只是互相看了一眼,眼里多了几分佩服。

  胡江山赶紧转移话题:“王总,小徐总,你们找我,应该不只是问产能吧?是不是有新的芯片要下单?要是有,把参数表发我,我让技术部提前做适配。”

  王成东点了点头,从公文包里掏出个文件夹:“确实是要下新订单,说起来也巧,我们下一代人工智能芯片已经设计完了,现在正在做性能测试,要是没问题,下个月就准备流片。”

  徐志军凑过来补充:“不过有个问题,这颗芯片的制程有点高,大概相当于 5.5纳米,比之前的升腾 910还高一个级别。胡老弟,你们那边的产线,能造出来吗?”

  “5.5纳米?”胡江山心里咯噔一下,指尖在桌面轻轻敲了起来。

  江山集团的产线刚升到第三代,理论上能做 5纳米左右的芯片,可他清楚,半导体生产不是“输入参数就能造”,得根据芯片的电路设计调整光刻的波长,还得优化蚀刻的深度,甚至连晶圆的温度都得精确控制,差一点就可能出废品。

  虽然他觉得凭江山集团的技术,搞定这些没问题,但嘴上不能把话说满。

  要是现在拍着胸脯保证,到时候出了岔子,不仅耽误华耀的项目,还会砸了江山集团的招牌。

  胡江山斟酌了一下,语气诚恳:“王总,小徐总,这事我不敢打包票,但多半能成,不过得让我们技术部先看看芯片的 ic设计图,做几天适配测试,等测试结果出来了,我再给你们准信。”

  王成东闻言笑了,端起咖啡杯跟胡江山碰了一下:“好!就冲你这话,我们就放心了,回头我让技术部把全套设计图发你,你们尽快测,有问题随时跟我们联系。”

  “没问题!”胡江山点头应下。

  他知道,王成东和徐志军这么信任他,不只是因为两人聊得来,更因为这段时间的合作,上次华耀临时追加 10万片手机芯片订单,江山集团硬是把交货期从 20天压缩到 15天,还没出一片残次品。

  之前芯片原材料涨价,胡江山也没跟着提价,只说长期合作,不能趁火打劫。

  这份靠谱,才是两人信任的底气。

  聊完产能,胡江山忍不住好奇:“王总,小徐总,你们这次的人工智能芯片,是升腾 910的升级版吧?是不是叫升腾 910b?”

  王成东摇了摇头,眼里带着几分自豪:“不是 910b,暂时叫升腾 920,这次升级比我们预想的还顺利,性能提升了不少。”

  “升腾 920?”胡江山心里一动,从“910”到“920”,不是简单的小改,而是大升级,看来华耀在人工智能芯片上了不少心思。

  徐志军接着说:“可不是嘛!这颗芯片的推理性能比 910快了两倍多,要是能量产,我们的人工智能项目就能往前推一大步。”

  胡江山端着咖啡杯,心里想起了前世的事。

  前世华耀也搞过盘古大模型,可那时候芯片被断供,升腾 910造不出来,大模型只能用别人的芯片,算力不够,只能聚焦在天气预报、采矿这些垂直领域,做些小模型。

  等后来恢复芯片供应,通用大模型的市场已经被外企占了,盘古大模型也就慢慢没了声息。

  可这一世不一样了,有江山集团供芯片,华耀的人工智能项目没断过档,要是能提前做通用大模型,说不定能抢占先机。

  想到这儿,胡江山放下咖啡杯,语气认真:“王总,小徐总,关于你们的人工智能项目,我有个小建议,不知道该不该说。”

  王成东立刻坐直了身子,眼里闪着光:“胡老弟,有话就说,别客气!你懂技术又懂市场,你的建议肯定有用。”

  徐志军也点了点头:“对,别藏着掖着,我们听着呢。”

  胡江山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开口:“我觉得盘古大模型不用只做垂直领域的小模型,不如试试通用大模型,比如先搭个基础框架,让它能理解文本、算数据,还能推理逻辑,然后再针对不同行业加数据,比如做物流的,就加物流路线、仓储数据,做医疗的,就加病历、药品数据,这样不用每次都重新开发模型,省时间还省成本。”

  他顿了顿,又举了个例子:“比如用户问如何把一批货物从上海运到bj,成本最低,通用模型不仅能给出走高速还是铁路,还能算出油费、过路费,甚至能联动仓库,看看能不能跟其他货物拼车,这就是通用模型的优势,比单独做个物流小模型实用多了。”

  胡江山越说越顺:“而且通用模型能迭代,这次能处理文本,下次加了图像数据,就能识别货物包装,再下次加了视频数据,还能监控运输过程中的货物状态。只要算力够,能做的事多着呢。”

  王成东和徐志军都没说话,互相看了一眼,眼里满是思索。

  过了好一会儿,王成东才开口:“你说的通用大模型,是不是跟搜索引擎有点像?能直接给答案,还能算题、推理?”

  “对,差不多是这意思。”胡江山点头,“而且比搜索引擎更灵活,搜索引擎只能找现成的信息,通用模型能自己分析,计算,甚至能生成新东西,比如根据用户需求写报告,画设计图,要是算力够,生成视频都有可能。”

  王成东转头看向徐志军:“小徐总,你怎么看?”

  徐志军皱着眉想了半天,才缓缓开口:“我觉得这主意可行,现在人工智能都是刚起步,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先做个通用模型的雏形,慢慢迭代,总比一直做小模型强。”

  “可做通用模型要不少算力吧?”王成东又皱起了眉,“光训练模型就得用不少芯片,成本怕是不低。”

  胡江山早就想到了这点,语气平静:“成本确实不低,但华耀有优势啊,你们能自己造芯片,不用像外企那样钱买,成本能降不少,而且现在不做,以后外企做出来了,咱们更被动。”

  “外企?”徐志军愣了一下,“你是说灯塔国的公司?”

  “对。”胡江山点头,“我有个朋友在 open ai工作,听说他们正在做通用大模型,要是咱们不抓紧,等他们的模型出来,市场就被抢了。”

  王成东和徐志军互相看了一眼,眼里都多了几分紧迫感。

  王成东攥了攥拳头:“我觉得这项目能做!小徐总,咱们下次开会的时候提一提,跟董事会说说,争取把预算批下来。”

  徐志军也点了点头:“行!正好升腾 920快出来了,算力够支撑模型训练,咱们抓紧时间,说不定能赶在老外前面。”

  胡江山看着两人干劲十足的样子,心里也松了口气。

  (本章完)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